听新闻
放大镜
国宝存世的幕后功臣
2020-01-14 10:55:0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中华书局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走红后,国宝修复师作为另类“网红”开始进入公众视线,这个以前不为世人所知的沉默行业引起人们的关注,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复兴。近日出版的《国宝修复师》一书,通过一篇篇实录,讲述一个个国宝修复师的技艺故事。

  全书共采访十一位文物修复师,他们分别来自故宫、敦煌、秦始皇兵马俑等大型博物馆以及国图、社科院等科研机构。裱画科里年龄最长、资历最老,在故宫工作了四十多年的徐建华,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钟表室的资深修复师王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者、故宫“最后的木匠”李永革,首都博物馆金石专家贾文忠,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师朱振彬、古代纺织品实验考古学研究学者王亚蓉……文物修复师日复一日埋头劳作,默默缔造奇迹。

  在他们眼里,工作是本分,就是要做好,不能偷奸耍滑。人生并非没有波澜,大时代的潮水不时席卷冲刷,带来命运的跌宕和物质层面的诱惑,然而在一天天的相处中,人与物的牵系,怎么可能没有爱呢?只是融进了日子里,是日常的部分,不必特意去说。

  说起工作,他们总是开心的。每一位都谙熟技艺。古书画修复,讲究“洗揭补全”,用抽丝剥茧的手段来修复光绪年间的诰命残片;故宫木器组的“秘方”是用富含胶原蛋白的黄鱼鱼鳔捣碎成糊状来制胶;在敦煌莫高窟里,樊再轩从1981年至今苦苦与“病魔”作斗争,努力让壁画避免岁月的侵蚀与风沙的摧残;说起恩师沈从文,王亚蓉就很幸福,第一次参与战国楚墓丝织品发掘抢救的经历让她永生难忘……

  说起工作,他们也是担心的。从前,他们入行都是拜师,由师傅手把手教出来,他们也都记得那一杯拜师茶,一辈子记着师傅的教诲,胆大心细,吃苦耐劳,钻研门道,安静摸索。可是,时代总是在变化,守着老时光的老手艺,还管用吗?

  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考工记》说:“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任何文化都会经历沉浮兴衰、吐故纳新。故宫不能间断的修缮为传统工艺和匠人的传承提供了一个温室般的环境,但所有手艺都面临类似危机。国宝修复因其特殊性,事实上比起其他行当相对还算缓慢。但是,古建的“八大作”如今留下来的核心也只剩下木作、瓦作和油漆彩画这组“铁三角”,其他已经被更先进的工艺取代了,比如,夯砸地基的土作已经被机械化代替。时下,故宫“网红”周边产品的创意开发与推广,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公众的关注会推动对文保事业的投入与重视。探索民艺复兴之路,可以把器具的美与生活工艺结合起来。

  老手艺依然可以焕发新彩,有新鲜血液的加入,也有年轻人的新鲜想法。比如,书中关于故宫家具修复师屈峰的故事,明显有别于其他。屈峰说:“你是一个生命,它是一个生命,两个生命在碰撞的过程中,就会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去理解文物……”屈峰毕业于中央美院雕塑系,梦想当一名艺术家,而家具首先是实用性,故宫的工作起初让他极不耐烦,束缚了他的创作理念和自由,那么,怎样逐渐在工匠和艺术之间找到平衡点,怎样从看似刻板的工种里获得成就感呢?我相信,不止修复师,我们也都会从中得到启发。

  文物修复并非一项闭门保守的工作。比如,秦俑修复师刘江卫系统的文物修复知识是向意大利人学习得来的。他从那里第一次知道信息收集还要包括修复前的保存状态、存放环境、残损程度、病害的情况……第一次知道碎片切面要刷隔离层,这样做不但在反复拼对时不会对碎片造成新的磨损,还使修复具有了可逆性,万一需要打开时会相对更容易。从X光片明暗判断文物如何成型等方法,也证明了科技手段对于修复能起到良好效果。

  国宝之所以能存世,有赖于修复师的付出,秉持着朴素的价值观,他们度过了许多寂寞的春秋,让坚守成为每天的日常。国宝修复,修炼器物,修炼人心,修炼的也是道。道之大者,在时间,时间终会证明。(林颐)

作者:  编辑:绪研  
集群头条
案件发布
新媒体
微信
微博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