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江苏检察网 > 读书 > 要闻 > 正文
制度自信背后的历史选择 ——读《大历史观背景下三个中国故事》
2019-11-12 10:06:0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红旗出版社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风雨兼程,70年沧桑巨变,70年改天换地,世界为之侧目。如此大的变革是如何产生的?辉煌成就背后是什么?红旗出版社出版的《大历史观背景下三个中国故事》一书,以史为鉴,从大历史观视角,讲述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阐释了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成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指导思想,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担负起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为什么社会主义能够在中国落地生根并不断完善发展。

  突出了分析认识问题的大历史观视角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历史,强调用大历史观分析认识问题。2019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坚持大历史观,把五四运动放到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来认识和把握。”

  《大历史观背景下三个中国故事》一书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苦难而辉煌、曲折而顽强奋斗的历史进程中,对为什么选择和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三大方面、多个角度进行了梳理,深入分析历史事实,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以自我革命精神守初心、担使命的品质,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壮大的历史必然性。

  本书作者认为,要从长远、全局、根本上看待历史,把现在的事同历史的逻辑发展联系起来,把历史看作是一个整体和过程。很多问题,表面上看,错综复杂,看不明白,但如果从大历史观的角度思考,从事物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找根源,也就豁然开朗了。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必然性,书中就做了深入探讨。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经济前提。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随之爆发,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社会开始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也就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恩格斯曾说,马克思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马克思主义诞生还有其理论基础,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直接来源。

  本书中的大历史观视角特别强调把历史事件放入整个历史长河中去审视,从而得出理性客观的历史观点。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一路走来,我国从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党从50多名党员的小党发展成为9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奇迹、世界政党发展史上的奇迹。我们党也饱经挫折磨难,但都在依靠人民的奋斗中、在总结经验教训中,战胜苦难,走向新的辉煌。如何看待我们党一路走来的艰辛探索、理性抉择和辉煌成就?党史与我们的民族史、近现代史是什么关系?“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学习中国近现代史要特别注意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历史在人民的探索和奋斗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又造就了新的历史辉煌。”我们要把党史放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中、放到人民探索和奋斗的历史中去定义、去理解,从而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就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的历史,是救国、兴国、强国的历史。

  再现了思想交流交锋的盛宴

  作为一本理论著作,《大历史观背景下三个中国故事》一书没有“板起脸来”讲道理,不仅语言流畅、富有文采,而且再现了一场又一场思想的交流与碰撞,让读者在这样的思想盛宴中,感受到理论的鲜活与张力。

  这本书再现了五四运动时期,“问题与主义”论战的唇枪舌战。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时,已经有多种思潮流行着,马克思主义是在比较讨论中、在实践应用中胜出。1919年7月,胡适与李大钊等人围绕着怎么解决中国社会的问题以及中国未来的走向开展了一场辩论。胡适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认为高谈各种主义,不如研究具体问题。此文一出,立即遭到反驳。李大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强调“问题”与“主义”不可偏废,深刻批判了胡适的实用主义。论战不局限于报刊,当时的许多进步团体也在讨论。胡适挑起的“问题与主义”之争是知识分子为探索救国道路和发展之路进行的一次理论大研讨,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中遇到的第一次重大挑战。真理总是越辩越明,一些问题在充分辩论后,真理会胜出,并会被实践证明其真理性。本书讲述了论战的过程,阐述了论战对当时思想界产生的重大影响,指出论战对马克思主义传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书中激烈的思想碰撞扣人心弦,温和的思想交流也会带来另一种思想上的触动,甚至更深刻,影响更深远。比如,我们党历史上著名的“窑洞对”。1945年7月,黄炎培等人应邀来到延安。黄炎培在与毛泽东的一次交谈中讲,他听到过、看到过很多“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事,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毛泽东回答道:“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历史周期率”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但对具体细节不那么了解。本书在第二篇专门用了一节,把“窑洞对”的来龙去脉讲得完整、清楚,评析也很精到。“窑洞对”至今对我们党都是很好的鞭策和警示,我们党也一直在着力解决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性课题,开展全面从严治党,进行自我革命,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关于“小康社会”,作者认为,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调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应了人民的新要求。书中总结道,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扭住“小康社会”这个目标,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推动小康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绩。2020年将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无论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还是在世界发展史上、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展现了理论的透彻之美

  列宁曾这样评论《共产党宣言》:“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理论之美,美在透彻。把一个问题写透彻,让读者产生醍醐灌顶的感觉,是优秀理论著作的特质。《大历史观背景下三个中国故事》一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再现了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展现了理论的透彻之美,讲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科学性、真理性及其光明前景。

  《大历史观背景下三个中国故事》一书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有三个层次,是包含了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和总依据、总任务、总目标以及实践、理论、民族、时代特色等丰富内容的庞大体系。第一个层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统一。第二个层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具有总依据、总任务、总目标的伟大事业。第三个层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浓厚的实践、理论、民族和时代特色。本书分三个层次来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读之,能感受到一种理论的力量。

  宋代张载有语:“须透彻所从来,乃不眩惑。”关于“民族复兴”,书中认为这四个字包含着多重涵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味着中华民族古代曾经有过辉煌盛世;意味着中华民族也曾没落和衰退,曾经遭遇蹂躏与屈辱;也意味着中华民族今天的落后与被动局面尚未彻底改变,但已不再是国际秩序的被动接受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紧密团结和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巨大勇气和坚强决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不是简单地恢复旧日荣光,重温古代天朝上国梦;也不是倡导狭隘的民族主义,报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一箭之仇;也不是一般性地使中国步入发达国家行列,达到今天现代化国家的水平。

  掩卷长思,马克思主义创立、传播、发展的过往浮现在脑海,我们党98年来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呈现在眼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发展的历程展现在面前。心中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更坚定了,初心使命更明确了,“四个自信”更强烈了。过去的风险挑战克服了,新的风险挑战又层出不穷,甚至更复杂、更棘手。但我们有70年辉煌成就的家底,我们有科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关键是我们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我们无所畏惧、浩荡前行。

  (杨德山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党史党建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杨德山  编辑:绪研  
集群头条
案件发布
新媒体
微信
微博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