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墨子画像
墨子,名翟,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主要内容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等十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利民、尚贤为支点,是中国古代官德修养的重要思想体系之一。
思利寻焉,忘名忽焉。修身思想是墨家思想体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墨子·修身》中,墨子强调:“君子察迩而迩修者也。见不修行,见毁,而反之身者也,此以怨省而行修矣……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墨子认为,贤明的君主治理天下,必定明察左右、招徕远人;君子能够明察远近,提高自身的修养。君子看到左右之人非但不能修养品行,还要诋毁自己,就反躬自问,这样他们的抱怨和诋毁之言减少,品行也得到修养提高。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贫穷时要表现他的廉洁,富足时要显示他的义气,生时被人爱戴,死时为人哀悼,这四个方面不可虚假,而且要反身自问是否有虚伪之处。存在心底的是无尽的爱;自身的举止行为是无限的谦恭;出口之言无限的善良。能够使存在于内心之爱体现于外表行为,一直到年老,还坚持不懈修身的,大概只有圣人才能做到!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雄而不修者其后必惰,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思利寻焉,忘名忽焉,可以为士于天下者,未尝有也。”墨子指出,意志不坚强的人,他的智慧就不能充分发挥;讲话不守信用的人,他的行动就不会果敢;有雄心而不能持久,以后一定懒惰。水源浑浊则流水不清,行为不可信则名誉必损。名声不会轻易得到,树立名声不能取巧。君子的言行是一致的。那种只是想着牟利,不顾名誉,这样可以为天下贤士的,是从来没有的。
爱民不疾,民无可使。墨子说:“凡使民尚同者,爱民不疾,民无可使。必疾爱而使之,致信而持之,富贵以道其前,明罚以率其后。为政若此,唯欲毋与我同,将不可得也。”“今天下王公大人士君子,中情将欲为仁义,求为上士,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故当尚同之说而不可不察。尚同,为政之本而治要也。”他认为:凡是要使百姓与统治者同心同德的,如果不关心百姓疾苦、为百姓造福,百姓就不能受统治者驱使。所以,统治者必须切实爱护自己的百姓,以诚信仁爱之心对待他们,首先带领他们过上富贵的生活在前,用严明的法律进行监督、惩罚于后。如果这样施政,即使百姓想与统治者不一致,也将办不到。现在天下的王公大人、士君子们,如果心中确实将在国中实施仁政,追求做贤明的施政者,对上要符合圣王之道,对下要符合国家百姓之利,因此对尚同这一主张不可不予以审察。与民同甘苦是施政的根本和统治的关键。
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墨子还系统论述了“尚贤”的思想。墨子把使用人才上升为治乱兴衰的根本国策。“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於众贤而巳。”墨子认为,在天子、诸侯等统治者施政于国家的时候,没有不把尊敬贤者、任用能人参政作为国策的。因此国家拥有贤能之士增多,则国家就会被治理得很好;贤能之士很少,国家就不会安定和谐。因此,当权者必须把选拔贤能作为重要事项,招揽更多贤能人才为自己国家所用。他强调:“得意,贤士不可不举,不得意,贤士不可不举。倘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如果治国顺利时,贤士不可不选用;治国不顺利时,贤士不可不选用。想要师法尧舜禹汤治国之道,就不可以不崇尚贤能。所以,重视贤能的人,就是治国理政的根本。
墨子还指出:“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意思为,古时圣王为政,任德尊贤,即使是从事农业或手工、经商的人,只要有能力的就可以选拔任用,给他高爵,给他厚禄,给他重任,给他权力。另外还要根据德行任官,根据官职授权,根据功劳定赏。衡量各人功劳而分给禄位,所以做官的不会永远富贵,而民众不会永远贫贱。有能力的就举用他,没有能力的就罢黜他。在这里,墨子把“贤”作为选官的唯一标准,其身份、地位、职业等等社会因素都不可影响人才的使用。并建议举公义,避私怨,要量才而任用,量功而分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