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18世纪的一所老式公寓里,推开窗户,便是“琥珀之都”格但斯克市中心,那座被誉为“城市象征”“艺术殿堂”的圣玛利亚大教堂。此刻,天刚蒙蒙亮,路上没有车,也没有行人。石头的街道,石头的房屋,入夜时圣玛利亚大教堂最漂亮的鹅黄色的灯光,已经渐渐熄灭,城市街头一片寂静。我迫不及待地在此刻出门,穿过空气清新,鸟语花香的草坪公园,穿过有四头狮子雕塑的罗马式喷泉,穿过那座高大钟塔下面的拱门,走进格但斯克。我静静地坐在圣玛利亚大教堂门前的石墩上,聆听着悠扬的钟声在宁静的清晨敲响,像是时空穿越,回到几百年前的古城,几乎产生时光倒流的错觉。
我告诉自己:再过一会儿,等到太阳冉冉升起,从沿街打开的木门后面,走出来的会是琥珀色的城市——格但斯克,这座历史悠久,人文丰富的波兰北部名城中,那些友善开朗,乐观向上的人们。
这个夏天,我第三次来到这座美丽的城市。我和格但斯克有着不解之缘。在我心里,此刻就是把心中最美的形容词都用上,也很难表达出我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和情感。
格但斯克位于波兰的北部,北面濒临波罗的海的格但斯克湾,这是一个略呈半圆形的海湾,位于波罗的海的东南部,部分以海尔半岛与波罗的海的主体相分隔,有波兰最大的河流维斯瓦河注入。维斯瓦河的河口分出许多道汊流,格但斯克的市区就位于干流左侧的一道汊流——摩托拉瓦河两岸,河岸地带是这座港口城市的发祥地。
提到格但斯克的历史,不得不顺着这座城市近千年的发展脉络说说其人口的复杂变迁。格但斯克最初的居民是波兰斯拉夫人。自从14世纪初到1945年的600多年间,这座城市的绝大多数人口都是德意志人,德语是主要语言。在16世纪宗教改革以后,该市的居民以新教徒占绝对优势。根据1923年的人口统计数据,95%的市民是德意志人,只有3%的人口是波兰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格但斯克曾聚集了一批犹太人居民,以经商为主。他们在这座国际性港口城市曾活跃了数百年之久,对格但斯克,乃至整个波兰的经济、文化、政治和历史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像其他波兰的城市一样,格但斯克历史上屡遭蹂躏。自从1308年条顿骑士团征服这里,至汉萨同盟时代的600多年间,格但斯克一直是德意志和波兰两大民族之间反复争夺的风水宝地。由于格但斯克控制了维斯瓦河的入海口,又是波兰最理想的出海口,与此同时,还是连接东普鲁士地区和德国大部地区的重要咽喉要地。因此,波、德两国都将格但斯克当作自己的生命线。每次战争之后,失去这座城市的一方,引为奇耻大辱,于是积极备战,又发动下一次战争。最为神奇的是,在每一次战败和衰落之后不久,格但斯克都会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地理环境,很快恢复昔日的繁荣与辉煌。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格但斯克成为国际联盟保护下的半独立的自由城市。但是,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的军舰炮击但泽的波兰基地,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二战期间,这座城市在硝烟弥漫的纷飞战火下,变成了一片废墟。那些曾经富丽堂皇的古典建筑,沦为残垣断壁,一片焦土。战后根据美英苏三强制定的《雅尔塔协议》,重新划分了欧洲各国的版图,这片土地划归波兰,从此,这里结束了以德意志新教徒为主的局面,1945年以后,这座城市的居民结构和宗教信仰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里的市民几乎完全被西迁的波兰人取代,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波兰城市。大部分古建筑得以恢复,波兰政府也恢复了格但斯克的原名。
英雄的格但斯克人民在漫长的数十年中,在这座战争的废墟上,不但复兴了这座被战争眼中破坏的城市,而且新建城市和新区,超过了战前的规模和水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重建这座城市的过程中,格但斯克人非常注重保护和修缮那些历史古迹,尽可能地使格但斯克保持原有的特色风貌。在漫长的岁月里,格但斯克人民注重还原真实的原貌。据记载,“就连墙上的裂缝和每一扇窗户都忠实于原建筑的模样。”古城周围有红砖墙古建筑围绕,其中许多有价值的古代艺术建筑都参照原模原样进行修复重建。记住历史,是对一个民族、一座城市记忆的整理和深沉的回望。
格但斯克整座城市的房屋建筑风格如今依然保持中世纪的风格,清新淡雅的色调,美丽的摩托拉瓦河顺城静静流淌。两岸的风光美景尽收眼底。流不尽的文明之河赋予了格但斯克丰富的底蕴,将过去、现在,沧桑和前景汇入其中,时光将这座世界名城的历史文化沉淀在岁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