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出支持起诉意见书是办理讨薪案件的终点吗?”当记者问到这个问题时,河北省磁县检察院检察官韩光红坚定地回答:“不是。”他用自己日前办结的一起帮助8名妇女拿到被拖欠工资支持起诉案告诉记者,切实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让特定群体感受到司法温度才是真正为讨薪路画上了句号。
2021年9月至2022年10月,磁县人王某在河北临漳县一服装厂承包服装外贸加工业务,其间雇用曹某等8名妇女为其打工,从事服装加工工作。因受疫情影响,服装厂资金链断裂,加工点时经营时关闭,不能正常营业,王某一直未结算曹某等8人的工资。2022年10月30日,王某向曹某等8人分别出具了800元至4500元不等的欠条,但此后一直未依约支付欠薪。
2024年2月,磁县检察院在开展普法宣传过程中发现此案线索。“我们经初步调查认为,服装厂老板王某尚欠曹某等8名妇女薪酬共计1.9万余元,其欠薪行为损害了她们的合法权益。”韩光红对记者说,这8名妇女文化水平不高、法律知识缺乏,该案属于检察机关民事支持起诉案件的受理范围。
随后,在韩光红的指导下,曹某等8名妇女向该院申请支持起诉,请求检察机关为其维权提供法律帮助,该院审查后予以受理。受理该案后,韩光红与同事们迅速展开调查,先后询问曹某等8人、承包人王某,并实地走访了涉事企业,查明劳务情况属实、案涉报酬数额明确。
2024年3月1日,曹某等8人向磁县法院提起诉讼,磁县检察院同日向法院发出支持起诉意见书,支持曹某等8人起诉。为让当事人尽快拿到欠薪,法院根据与检察机关建立的检法诉前调解机制,立即开启“绿色通道”,共同对该案展开调解。经过法官与承办检察官充分细致的释法说理,从法理情多个角度引导双方解决矛盾纠纷,最终用时4天,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王某承诺从2024年3月底开始,每月向曹某等人支付2000元,年底前将1.9万余元工资款全部结清。
鉴于调解协议约定的还款时间跨度较大,为确保曹某等人的工资款全部落实到位,韩光红与同事们持续开展“回头看”。“达成调解协议后,我们每月初主动电话联系曹某等人和法院,了解协议的履行情况。”韩光红介绍说,通过持续跟进监督,了解到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王某已向张某等5人结清了工资款,但曹某等3人的工资款尚有4600余元未结清。
韩光红与同事们通过对曹某等3人询问以及实地走访,确认王某的加工点已经重新开始营业且业务稳定。1月6日,在检察官的指导下,曹某等3名妇女撰写了强制执行申请书,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于当日立案并对被执行人名下银行账户、保险理财、证券、车辆等财产进行了集中网络查控。经向执行法官沟通交流,韩光红了解到王某现在正常经营两家服装工厂,具备还款能力,“我们与法院决定组织双方进行执行和解,力争用最短时间将欠薪执行到位。”
经共同商讨,法官与检察官决定通过“面对面”“背靠背”等方式,轮流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日前,检法两院承办人员共同促成王某和曹某等3人达成执行和解,根据执行和解协议,王某当场将欠付的工资全部支付到位。
“这件事儿一直压在我们心里,如今钱已经打到我们的银行卡里了,真的太感谢了!”拿到血汗钱后,曹某等3人对韩光红连连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