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从暴力管教到依法带娃
2025-02-20 09:51:00  来源:检察日报

“现在我会陪孩子写作业,带她去游乐场玩,听她讲心事,我再也不是那个只会打骂小孩的妈妈了。”近日,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检察院检察官对李某回访时,她讲述了自己的转变。一年前,李某信奉暴力管教孩子,如今她正在不断探索依法育儿,与女儿的关系也得以修复。

2024年3月,鄞州区检察院未检检察官在履行街道妇儿驿站法治副站长职责时,收到一条社区干部提供的强制报告线索:10岁女童宁宁(化名)长期遭受母亲李某的暴力管教。

鄞州区检察院随即开展调查,发现李某离异后就独自抚养女儿,因为压力过大,常以辱骂、冻饿甚至殴打等方式对待孩子。这个事情不能放任不管!为此,该院召集辖区派出所、街道、法院、学校等相关职能部门召开联席会议,讨论处置方案,并与相关成员单位组成了工作小组。

令大家没想到的是,仅仅一日后,社区和学校又紧急报告:李某用木椅砸伤宁宁,致宁宁眼部肿胀送医。检察官认为,当务之急是保障宁宁的人身安全。当天,公安机关对李某作出家暴训诫,宁宁生父也向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并申请鄞州区检察院支持起诉。

鄞州区检察院依法支持起诉,鄞州区法院当日即开具了人身保护令,禁止李某以任何方式伤害、威胁宁宁,限制李某与宁宁接触,时限为6个月。其间,宁宁由生父照护。

暴力非教育,创伤需疗愈。此案的关键不仅在于帮孩子隔离危险,更要从根源上纠正李某错误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式,修复母女关系。为此,鄞州区检察院联合妇联为李某定制“监护能力提升计划”,通过“家长课堂”强化其法律意识,让其知晓暴力管教的违法后果;通过引入专业心理咨询师对其开展情绪管理辅导,帮助其正视教育焦虑。工作人员还会通过每月家访、定期亲子座谈等方式,评估计划进展情况。最初李某是抵触的,但经过多次上课和心理咨询师30余次的辅导后,她认识到了过往的教育问题:“我以为打骂是为孩子好,现在才懂耐心陪伴更重要。”

与此同时,心理咨询师为宁宁提供创伤后心理干预,逐步帮助其走出心理阴霾。2024年9月,李某经多方评估合格后,将宁宁重新接回抚养,母女相处融洽,孩子也慢慢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状态。

据悉,鄞州区检察院于2024年初试点开展妇儿驿站法治副站长工作,探索由检察官担任街道妇儿驿站法治副站长,下沉社区,联合妇联、学校等构建侵害未成年人案事件线索发现、快速处置、长效跟进的闭环体系。截至目前,妇儿驿站法治副站长已收集线索20余条,协同处置突发事件10余起。

为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鄞州区检察院还和相关职能部门创建涉未成年人权利保护“一键响应”机制,制定涉未成年人权利保护责任清单。对发现的家庭暴力、监护侵害、控辍保学等线索,各部门联络员可通过“一键响应机制”通知职能部门处置,确保未成年人保护“事事有人管、件件有回应”。

作者:蒋杰 蒋健芳 张文婕  编辑:杨月  
集群头条
案件发布
新媒体
微信
微博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