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300多万投资却没等来梦想中的APP 海安市检察官:投资需谨慎
2020-07-02 09:56:00  来源:海安市检察院

  南通海安的商人周某一直想投资开发一款社交APP,两年多以来他在同乡陈某处投资了300多万却始终没能等来他梦想中的APP。检察官审查发现,陈某并无能力开发该APP,向周某索要财物只是为了满足其较高的生活消费。7月1日,由江苏省海安市检察院提起公诉的陈某涉嫌合同诈骗罪一案,经过审理,海安市法院依法判处陈某有期徒刑八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万元,责令被告人陈某退赔被害人周某人民币300余万。

  签订合同做软件是幌子

  2016年底,海安商人周某想做一个名叫“MISSMEEK”的社交APP,该APP具有商品、产品销售功能,求职及视频直播功能,还能撮合购买方或者用工需求的单位或个人达成交易。

  周某没有学习过相关专业,要成功做出这样的平台有难度,正当周某一筹莫展之际,在老家饭局上他结识了自称南邮毕业,曾在阿里巴巴从事过大数据处理工作的“天才80后”陈某。

  陈某表示这样的APP比较简单,他在南京有一个优秀的团队,可以帮助周某实现做社交平台的梦想,两人一拍即合。2017年1月,二人达成协议,由周某提供资金,陈某提供技术,共同开发该产品,约定同年2月28日,该产品就可以上线了。

  之后,陈某以支付云服务器esc、维护费、宽带升级费等要求,一次次要求周某提供资金,周某也曾去南京陈某的公司查看这款软件的开发情况,可是陈某的开发似乎陷入了停滞,周某几次三番催促,陈某总是以各种理由搪塞过去,急于开发“MISSMEEK”的周某选择信任“专业”的陈某。

  可是一直到2019年8月,总计“投资”300余万的周某都没有等来陈某开发的软件,感觉被骗的周某报了警。

  2019年12月,被网上追逃的陈某自知插翅难逃,主动前往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并如实供认了自己的罪行。

  软件公司只是“门面”

  公安机关在调查中发现,受害者除了周某,还有陈某的朋友、员工等人,陈某通过按时高息还款获得他们的信任后,就不再归还后续借款。

  2017年,大学刚毕业的小唐应聘至陈某在南京开设的某初创软件公司上班,陈某向小唐列举了他目前在做的数个“大”项目,有部队、高校以及同乡周某的项目,还向其展示周某的转账记录,表示未来的利润非常可观。只是目前资金流转有些困难,要向小唐借一些钱,并承诺给其40%的股份,这些借款算是小唐的“投资”。陈某所说的那些大项目,学软件出身的小唐觉得凭借他们现有的团队难以实现,这时陈某又表示他认识知名软件公司的技术大咖,给小唐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考虑到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身上并没有那么多钱,陈某“贴心”地提醒小唐可以用信用卡套现、向朋友借钱、向家人要钱的方式借钱给他,小唐最初也有些顾虑,但是陈某的按时高息还款打消了他的疑虑。

  可是很快,陈某不再按时还款甚至不出现在公司,小唐等员工的工资也停止发放,与此同时,小唐竟然接到多个贷款公司向陈某催款的电话。小唐决定辞职并要求陈某返还“投资款”,2018年9月28日,小唐和其它几位“投资人”终于找到了消失数月的陈某,而陈某写下欠条后又人间蒸发。

  截至2018年,毕业仅仅一年的小唐由于陈某的一次次以“投资”为名的借款背上了40余万元的债务,他只得离开南京回到安徽老家打工还债。

  “高利贷”催款让他行骗度日

  2020年3月10日,该案移送海安市检察院审查起诉。承办检察官审查卷宗,讯问被告人,核实了案件事实和证据。

  面对检察官的讯问,陈某哭诉道,为了满足移民澳大利亚的新婚妻子的奢侈生活、豪华婚宴的巨大开销,他借了几笔高利贷,从此他陷入了拆东墙补西墙的还款魔咒,借款人不断地上门催收、威胁恐吓让其精神恍惚、夜不能寐,他只得编造了各种谎言欺骗了包括小唐、周某等身边人。但是,陈某辩称,他为了开发“MISSMEEK”也投入了时间和金钱,最终因为能力有限没能成功。

  为了准确定性,合理认定犯罪数额,承办检察官邀请从事计算机基础软件研发的专家证人对陈某编写的软件程序代码进行鉴别。专家证人对该代码的完整性、价值和编写所需的时间进行了研究,经鉴别,陈某实际编写代码花费的时间非常少,程序很不完整,体现不出任何价值且无法使用。专家证人还进一步证实,“MISSMEEK”是不可能凭一个人的能力完成的,需要专业团队的合作才能完成。

  检察官认定,陈某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当事人继续履行合同,骗取他人钱财且数额特别巨大,已经构成合同诈骗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检察官说法】

  投资需谨慎,尤其是涉及软件开发等专业性很强的项目,就更要擦亮眼睛选择有资质的企业,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作者:何璐 沈海鹏  编辑:杨月  
集群头条
案件发布
新媒体
微信
微博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