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建立专门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区?”“对现有未检工作区有何反思?”“我院未检专门办案区建设的基本构想是什么?”近日,一场“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区创新大讨论”在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检察院展开,该院未检科副科长王俊爽用PPT形式介绍着建设未成年人刑事检察专门工作区的理论溯源、现有实践与创新发展以及建设未检工作区的基本构思。
这样的讨论,是京口区检察院“小课堂”的常态。今年以来,该院认真贯彻落实司法责任制改革,以员额检察官“能力”入额为目标,积极采取法律讲堂、业务论坛、案件研讨等形式,常态化开展丰富多彩的“小课堂”学习研讨活动。
青年干警大讨论
掀起“头脑风暴”
曾经一段时期,业务新手多、骨干力量少的问题成为摆在京口区检察院党组面前的一个难题。加强人才培养力度迫在眉睫!
为全面提升队伍综合素能,实现员额检察官从“程序入额”到“能力入额”,该院新一届党组认真谋划思考,决定全方位开展释法说理、刑事检察实务、信息调研宣传等8类业务的“小课堂”练兵。
不同以往的练兵,“小课堂”的内容增加了重大课题参与制度。按照京口检察院提出建设一流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区的目标,该院青年干警利用法学社平台,开展了“我的未检我做主”未检工作区创新大讨论活动。
“未检工作区建设不仅仅是未检一个部门的事情,更是全院的大事。我们青年干警也可以自发主动参与到方案和课题的讨论中来,开展‘头脑风暴’,为党组决策提供智力支持。”该院侦监科90后干警陈舟远说。
立足检察业务
员额检察官逐个授课
以重实务、多互动为原则的刑事检察实务培训课程,主要由员额检察官重点讲授本部门办案规范、法律适用难点、法律监督要点等课题。制作PPT课件,现场讲授,按照日常的授课模式,自选主题,每次授课时间限定在30分钟以内,每名员额检察官轮流上台授课,这不仅对听课人起到了培训作用,更是对授课人业务素能的倒逼。
“庭审实质化使得庭审活动更具对抗性和不可预测性,对公诉人的业务素质、交叉讯问能力、当庭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诉科科长许辉在该院今年首次“小课堂”中,结合实际出庭经历,与大家分享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对检察工作的影响。
对于坐在听课席的检察官“学生”来说,有种重新回到课堂的感觉,归纳起来就4个字:意犹未尽。
利用高校资源
定期旁听名家讲座
“周五下午有一场学术讲座,地点在南京大学,主讲人是浙江大学叶良芳教授,有意向参加的干警请微信跟我报名,名额有限哦!”该院法学社负责人彭莉在微信群里发布信息。
院外拓宽视野,也是京口区检察院“小课堂”建设的方式之一。今年以来,该院多次组织干警赴南京大学、江苏大学等高校参加《量刑反制定罪理论之检讨》《台湾地区检察制度》等学术讲座,通过与法学理论专家、检察实务专家近距离交流,了解最新法学动态和法律前沿知识,提高业务研究的深度,强化适用法律的能力。
“‘小课堂’就是要通过全方位分层分类开展岗位练兵,强化干警的学习意识,促进全院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全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检察队伍,为检察工作的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该院政治处主任靳明如是说。(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