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检察网 > 要闻 > 正文
[读书]徐蓉:读书这件小事
2017-07-28 09:56:00  来源:检察日报

  闲看《文苑》,看到纪德《寄语》中的一句话“抛开这本书,千万对你自己说:这只是站在生活前千百种可能的姿态之一,觅取你自己的。”

  生平从阅读中得到的乐趣很多,这种纸上人生难道不缺少一些什么?

  记得初中的时候看萨特的《文字生涯》。《文字生涯》中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书里人畜皆有,栩栩如生。版面是他们的躯体,正文是他们的灵魂,是他们独特的精髓。我们一出家门遇见的则是轮廓模糊的草图,多少近乎原型,未臻完善:动物园里的猴子反倒不大像猴子,卢森堡公园里的人反倒不大像人。”

  那时候,我大约只有十二、三岁,对“动物园里的猴子反倒不大像猴子,卢森堡公园里的人反倒不大像人”这句话,觉得非常好玩有趣,所以印象深刻,记至今天。

  沉迷于书本阅读的人,大约都有过这样的体会,书本中的世界更真实更有意思,里面的爱情比我们遭遇的的爱情更真挚,里面的见解比我们自己的头脑更睿智,里面的生活比我们经历的生活更有故事。比照着书本,你会怀疑,自己的真实生活一直都没有开始。

  所以,对萨特的“动物园里的猴子反倒不大像猴子,卢森堡公园里的人反倒不大像人”,我曾有仿照发挥“现实中的爱情反倒不像爱情,自己拥有的头脑反倒不像头脑,正在经历的生活反倒不像生活”。

  不过,萨特接着说“我骨子里是柏拉图学派的哲学家,先有知识后见物体。我认为概念比事物更真实,因为我首先接受的是概念,而且是作为实实在在的事物加以接受的。我在书中认识宇宙,对天地万物进行了一番融会贯通,分门别类,贴上标签,倍加思索,但此后,依然感到宇宙可畏,我把自己杂乱无章的书本知识和现实情况的偶然性混为一谈。由此产生了我的唯心主义,后来我花了三十年的时间方始摆脱。”

  萨特花了三十年方始摆脱他的唯心主义。我也是大约在读《文字生涯》的近三十年之后,越来越觉得,虽然书本中的见解可能比我们所能思考的更睿智,但书本实在只是书写者自己的体会、经验和认知,也只是个体经验而非普遍真理,尽信书不如无书,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的头脑和智慧,构建出属于自己的思想巢穴。书本知识是搭建巢穴所需一枝一木的重要来源,但一枝一木的选择和整个体系的搭建,则需要阅读者自己的眼光、判断和思考。

  读万卷书,若无自己的见解,一个百度的搜索引擎绝对胜出人脑很多。因此对于书本知识的无限追求,有时难免让人生疑。

  歌德写诗剧《浮士德》,主人公浮士德是一个大学者,对哲学、法学、医学甚至神学都花过苦功。浮士德却说自己虽然比傻子聪明些,却也没有什么真知:“我把人类精神的一切财富徒然集于一身......,我自己却未提高一分,跟无限无量也毫未接近”。

  浮士德的助手瓦格纳想做大学问,在浮士德看来这些事只是“粘贴拼凑,用残肴剩菜烧一锅杂烩,从你的一些灰烬里头吹出一些微弱的火来”。所以浮士德后来相信“理论全是灰色,生命的金树才是长青。”

  所以有时候很奇怪为什么大家要那么称赏爱读书的人。书写得再好,也是别人写的,再多的击节叹赏,也应该是为书写者而发,又与阅读者何干呢。况且,不善记忆者如我,往往会转瞬即忘看过的许多东西,简直令人更加怀疑用于阅读的时间的价值。

  在我看来,如我一样的阅读者,许多时候其实是选择了一种很逃避自我行动的生活方式,有时宁愿从书本中获得情感慰籍,却难以和身边认识的人有情感的交流;看似了解一些地理历史可做谈资,却难谈承继思想风骨。如果阅读得太多,却生活得太少,思考得太少,其实这样的阅读,少读一些也罢。

  现在的我越来越觉得,纸上人生是一种隔膜的人生。我们大可不必那么沉迷于书本,从中寻找情感慰籍,被动接受他人的想法,或者我们可以更多地与真实的人交流,有更多的书本外的生活趣味,用更多的行动创建属于自己的园地,让生命的金树长青。

  正如纪德在《寄语》中所建议“抛开我这本书,别在那儿觅得你的满足,别相信你的真理可以由另一个人给你找来;尤其,你应以此认为是一种耻辱。”“注意你认为除了在你自身以外任何他处所没有的,而静心地,或是急切地,从你自身建立起,唉!人群中最不能更替的一员”。

作者:  编辑:拾冠之  
集群头条
案件发布
新媒体
微信
微博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