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党的十九大闭幕不到一个月,两只“老虎”入笼,人们对党中央坚如磐石的反腐决心更加信服。欢欣之余人们也在思考,本应为人民谋幸福的高级干部,何以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他们的转变有什么征兆和规律吗?一位领导同志历数众多案例后发现,这些人都是先变“俗”后变“坏”的。这话颇耐咀嚼。(人民网11月30日)
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领导干部作为公众人物,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金杯银杯离不开老百姓口碑。他们的一言一行,无论是正向激励还是负面效果,相比普通人都会更大。其创造的不仅是看得见的业绩,同样有看不见的精神,和老百姓饭后茶语议论。对领导干部而言,先变“俗”后变“坏”,并非一天两天炼成。手中有权力有资源,经常面临各种诱惑和考验。因此,带头修身律己、纠风肃纪、反贪惩腐,永葆良好形象,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干部要“脱俗”当用好自律尺寸之功。
由“俗”变“雅”实则一个修身的过程,是自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修身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是一个长期与自己的恶习和薄弱意志作斗争的过程,时时检束自己的身心言行,用诚心、仁爱、谦卑的情操来祛除掉思想中的杂质,对治那些令我们轻浮、骄傲、自大、邪僻的外因、内因。并能够择善而交,通过善友相互勉励来增长德行,培养志趣。以此达到,自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努力实现做人与做官相一致,“立言”与“立行”相一致,慎始与慎终相一致,见常态与求长效相一致,达到内修品行和外塑形象的和谐统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政治清醒、思想敏锐,在坚定信念上作表率,无疑离不开自我的严格自律。如果不注意加强修身自律,一旦指针偏离,随时都可能陷入“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的陷阱,随时都可能被糖衣裹着的炮弹击倒。特别是在多元思想观念相互激荡的当下,领导干部如果没有警惕性,在各种风浪考验面前坚如磐石,就有可能防不胜防成为被攻关、拉拢、围猎的对象。唯有常怀自律之心,用好自律尺寸之功,方能公正用权、谨慎用权、依法用权,始终保持清醒、严格自律,避免“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道自微而生,祸自微而成。”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手电筒不能只照自己。领导干部自己不管住自己,又何以严格要求别人,因为别的同志在无时不刻的看着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严于律己的作风,应当做到严格自律,把“慎初、慎独、慎微”作为突破口,不断筑牢思想防线、提升党性修养,增强纪律意识。“吾日三省吾身”,领导干部只有禁得住物欲横流,方能使人生之船驶向正确的航道。领导干部只有常怀律己之心,常思百姓之苦,常修为政之德,才能无愧于群众的期待和国家的重托,确保在政治上不出任何问题。
“于细微处见精神,于细微处也见品德。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人品,反映作风。”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修身立德、清正廉洁,在严格自律上作表率,是干部“脱俗”重要手段之一。相信,只要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觉意识,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就能培养出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百姓的信任和尊重,无愧于党员干部称号。(文/余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