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们有两名全国检察业务专家、两名全省检察业务专家,4名‘国字号’业务标兵和能手,63名省级以上检察专门人才,无锡检察机关打造检察人才高地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我们的人才集聚效应将会逐步显现。”谈及检察人才建设成效,江苏省无锡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俞波涛充满自信地说。
近年来,无锡检察机关牢牢抓住人才建设这一核心命题,聚焦人才集聚效应的发挥和专业化水平的提升,积极构筑检察人才高地。2017年市检察院专门出台《关于加强检察人才建设的意见》,并专题召开全市检察人才建设会议,勾勒未来10年检察人才建设的蓝图。俞波涛介绍说,“争当全省检察机关科学发展排头兵、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示范院”的“双争”目标是无锡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目标,怎么样当排头兵、如何做示范院,归根结底还是要靠人才,只有把检察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第一资源和“核心动力”,只有使检察人才成为无锡检察最可依赖的优势、最具潜力的品牌,“双争”才不会成为海市蜃楼。
当好“伯乐”
在“赛场选马”上下功夫
高学历不一定等于高素质,高素质也不一定等于高能力。针对无锡检察队伍年轻化、高学历化的实际,怎么样把高学历转向高素质、把高素质转向高能力,实现能力专业化,是摆在无锡市检察院新一届党组面前的需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我们的领导干部要当好‘伯乐’,发现好苗子,精准‘滴灌’,为他们的快速成长打下基础”,市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卫介绍说,市院党组要求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倡导爱才惜才的价值取向,引领广大检察干警在立足本职岗位成才的过程中,把个人发展轨迹搭在检察事业的需求线上。
市检察院公诉处邵宁,是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研究生,公诉处负责人乃至分管公诉的院领导在培养其快速成长方面倾注了不少心血。几年之内,邵宁已经从一名书记员成为市检察院最年轻的员额检察官,其出庭公诉水平得到处领导和同事们的广泛认可。据了解,为促使一些有潜力的青年干警迅速成为各岗位需要的人才,无锡检察机关积极开展了以结对子为主要内容的“青蓝”工程建设,全市35岁以下的员额检察官69人,占员额检察官的20.7%;有45名35岁以下年轻干警担任两级院中层领导干部,占中层领导干部总人数16%。
在选才育才过程中,无锡检察机关坚持“赛场选马”、突出在实战中选才,把实战对抗、竞争择优融入日常,以专业化为导向,注重让检察人才在高级别的业务竞赛中登台亮剑,以高层次的竞赛淬炼业务素能,以高水平的赛场表现展示无锡检察机关的良好形象。近几年来,先后涌现出一批像全国未检业务标兵张涛、全国侦查监督业务标兵于颖、全国优秀公诉人孙宁、全国刑事申诉检察业务标兵朱大炜等在“国字号”高素质检察人才,先后有60余人次在省级以上业务竞赛中获奖,涉及侦监、公诉、控申、未检、刑执等主要业务条线。
搭好“梯子”
在人尽其才上花心思
江阴市检察院张涛,是第一届全国检察机关未检业务标兵。他深有感触地说:“回想第一次讲课、第一次办案的经历,都是还在学办案的时候就要上战场了。遇到问题只能迎头而上,只能逼着自己去解决。如果当初没有院里及时地给我们搭‘梯子’、压‘担子’,或许成长之路会慢很多。”
有识才的慧眼,更要有用才的气魄。无锡检察机关把为人才搭好“梯子”、提供崭露头角的机会、施展才华的平台作为关键一环,让各类人才都能人岗相适、用当其时、才尽其用。俞波涛介绍说,无锡检察机关在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集聚效应上建立健全了长效机制和举措,对于那些敢于挑最重的担子、愿意接最烫手山芋的优秀人才不拘一格、大胆选用。
荣获第六届全国检察机关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全国公诉标兵提名奖”“全国优秀公诉人”“优秀论辩奖”的孙宁,现在担任高新区(新吴区)检察院公诉部门主要负责人,先后成功办理新吴区首例黑社会性质组织案、涉案千万元的合同诈骗、挪用公款案等一大批有重大影响的疑难复杂案件。他带领公诉团队,积极适应庭审实质化要求,紧紧牵住出庭公诉能力这个“牛鼻子”,着力夯实庭前审核、调查、谈话、文书撰写和组织协调等基础能力,创新“庭前四梳”“庭审五精”法,重视证据、事实的全面细致审查,打破固有出庭模式,增强辩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被同事们称为“一部会行走的刑法全书”。市检察院研究室员额检察官韩彦霞,致力于检察制度发展、检察机关自身建设的研究,先后主持或参与相关的国家级课题5项,因调研成绩突出,被苏州大学检察发展研究中心和省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聘用为研究员,同时被评为首批全国检察机关调研骨干人才。
据了解,为发挥检察人才集聚效应,无锡市检察院专门探索建立“无锡检察智库”,根据智库人才所处岗位和研究方向,组成专业小组,在司法改革和法律监督工作中,发挥各专业领域人才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让专业化人才在探索司法改革前沿理论、承担重大课题研究、办理疑难复杂案件、解决复杂问题中发挥中坚作用。
造好“心田”
在聚才留才上动脑筋
在无锡检察机关,高新区(新吴区)检察院是政法编仅有66名的基层小院,近几年却涌现出一批在全国、全省获奖的检察官,8人次荣获全国、全省检察业务标兵、能手,占在编干警的13%,全国优秀公诉人孙宁、全国侦查监督业务标兵于颖、全国刑事申诉检察业务标兵朱大炜均出自该院。记者了解到,之所以会出现如此罕见的现象,除这些标兵、能手个人努力之外,与单位的环境氛围也密切相关。
于颖,这位全国侦查监督业务标兵在选调进入无锡高新区(新吴区)检察院之前,曾是黑龙江省鹤岗市检察院公诉处副处长、黑龙江省优秀公诉人。来到该院之后,她以强烈的“归零思维”和“甘当小学生”的谦虚精神第一时间融入全院大家庭,个人素能迅速焕发出应有的光彩。她告诉记者,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得益于单位拴心留人的环境和健康向上的氛围。
近年来,无锡检察机关放大高新区(新吴区)检察院效应,把落实“暖人心、得人心、稳人心、聚人心”的从优待检措施作为人才建设的重中之重,积极打造“暖心工程”,把“尊重人、激励人、发展人”的理念传导到每位干警心坎上,为各类高素质检察人才的成长提供坚实保障。俞波涛介绍说,“无锡打造检察人才高地,通过选树、表彰一批实绩突出、群众公认、拿得出、叫得响的先进检察人才典型,使业绩突出、成果显著的检察人才受尊敬、有地位、得利益,营造‘干事有舞台、成长有空间、出彩有机会’的同心聚才氛围”。(通讯员 和建敏 袁 丹 记者 郎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