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检察网 > 要闻 > 正文
[40年检察影像]王亚民:小城大事
2018-08-23 09:29:00  来源:江苏法制报

  反腐败成果展吸引了如潮观众

  1996年12月12日,江苏省扬州、泰州两市反腐败成果展开展的那天,我拍了这张照片。这可是我们扬泰地区史上第一次反腐成果展。从照片上就能看到,观者如云。

  十多年过去了,但当年我和市纪委宣教室主任朱善和同志一起具体策划、收集素材、统编文稿、制作展板、选定场地、组织展览、宣传报道——期间经历的兴奋而又艰辛的历程、繁琐而又纷扰的细节,至今我都历历在目。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们扬泰地区检察部门反腐利剑频频出鞘,查处了一批有影响的职务犯罪案件。可那个年代由于政治透明度不够,公众信息渠道不像现在畅通,官员腐败犯罪案件报道要受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甚至,扬州有条不成文的规定,本市媒体对本市县处级领导干部职务犯罪案件一般不得曝光。因此,案件保密与全市人民的关注热议形成了强烈反差。

  1996年初,《申城反贪风云录—上海市检察机关深入查处大案要案成果展》在全国产生巨大影响。外埠经验引发了我的强烈冲动:我们也要搞!当时我在扬州市检察院任办公室副主任,当我把想法向办公室的同志敞亮后,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并以办公室的名义向崔如松检察长和当时分管我们的成国平副检察长作了汇报。

  两位领导当即表态,这是个很好的建议,并建议和市纪委联合搞。之后,最后市委批复由市纪委、组织部、宣传部、和检察院共同举办“扬州市反腐败成果展”。此后的一切十分顺利,我也马不停蹄地投入了展览准备工作。

  1996年12月,反腐败成果展在扬州友好会馆举行

  按照展览内容方案,检察院负责“查处案件、惩腐肃贪”展板的内容确定、资料收集、撰稿制板。而这一部分是整个展览的重头戏,不仅量上占了整个展览的三分之二多,在内容上更是群众关注的热点。

  方案一确定,我就召开全市检察机关办公室主任会议,部署案例选定、资料收集、文稿撰写任务。我来回奔波在全市十二个基层检察院。那个时候市院车辆很少,有时办案车辆都不能保障,所以来去全是坐长途公交,公路交通也不像现在这样高速便捷,到靖江、兴化、宝应这些百公里之外的基层院,有时一走就是三个多小时。

  文稿确定后,就是展板制作。广告公司根据我们提供的文本和图片资料,在电脑上进行创作构思,出小样后送我和朱主任审查校对、提修改意见。为赶进度,我干脆每天晚上和广告公司一起加班。经过三个多月的加班加点、日夜奋战,到12月上旬,一百一十七块展板按期完成。

  也就在我们紧锣密鼓地进行展览准备期间,经国务院批准,省委、省政府决定扬州行政区划调整,一分为二新组建地级泰州市,我们的展览也据此更名为“扬州市、泰州市反腐败成果展”。

  1996年12月12日开展那天,人流如潮水似地涌向了五百平方米回廊的主展区。尽管我们已预测到观展人数不会少,并作了相应的对策安排,但没想到刚一开展就出现如此火爆的场面,导致场面一度比较混乱,人流不畅,甚至把友好会馆的大门挤坏。我一看这阵势,立即向检察长报告,崔、成两位检察长当即决定,从市院和城区三家基层检察院每天派二十名干警到展览现场维持秩序,从而很快控制了场面。

  在扬州市区原计划展出十天,由于前来参观的人群络绎不绝,最后决定延展四天。据展览办公室统计,在市区展览十四天,观展人数达十万人,除集体组织的外,自发前往观展的群众近两万人。出现了许多老师领着学生、家长带着孩子、孕妇依着丈夫、老人拄着拐杖、残疾人摇着轮椅前来观展的动人场面。一些单位、学校把政治课、法制课、党团课上到了展厅。一时间,反腐败成果展成了扬州百姓的议论中心。接下来两个月的扬泰两市巡展,在各县(市)也均产生了轰动效应,观展总人数高达三十二万余人。

  当年评选扬州市十件大事,反腐成果展名列榜眼。客观地讲,要不是碰到扬、泰两市分设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扬州最大的区划调整,反腐败成果展肯定会当之无愧地列为十件大事之首。(作者系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检察院原检察长)

作者:  编辑:拾冠之  
集群头条
案件发布
新媒体
微信
微博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