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检察网 > 要闻 > 正文
[我的检察官故事]王侃:坚守初心走好每一步
2020-03-10 09:07:00  来源:江苏法制报

  从检近20年以来,王侃一直把公平正义放在首位,在她看来,作为一名法律人,无论你的具体目标是什么,最本源的初心就是公平正义,而作为一名检察人,更要坚守初心,为民服务。

  初到刑检,她在“大考”中磨砺成长

  2000年,王侃通过招考进入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检察院工作。回忆起刚开始独立办理刑事案件的经历,王侃至今犹觉得往事历历在目。“每次批捕案件通案时,就像迎接一场考试一样,审查报告看了又看,改了又改,证据材料在脑子里不停地翻转,有时为了增强说理,还要收集好法条、案例等资料,尽可能做好充足准备。”

  有个共同盗窃案件,让王侃至今印象深刻。当时她刚向领导汇报完共同盗窃的事实,领导便一脸严肃地问:“两人在共同盗窃中都有什么行为?”因为提审时,王侃早就根据讯问提纲着重审查了这个问题,所以,面对提问,她心中还有些许庆幸,便根据审查的情况汇报:“A进入室内实施了盗窃,B在外面望风。”谁知这还没完,领导继续追问:“望风,是怎么望风的?这个词是嫌疑人自己说的吗?你有没有问问他知道不知道望风是什么意思?”领导一连串的提问把王侃问懵了,对于望风这个词语,虽是笔录上有的,但她确实没再向嫌疑人求证。

  从那之后,王侃办理案件时都会特别关注对一些细节的审查,尤其是对于主观故意方面的证据审查。

  转行民行,她在琐碎中贴合百姓需求

  2013年春节前,王侃调入民行科。因为一直办理刑事案件,她对民事行政方面的法律很生疏,而偏又赶上新的民事诉讼法修订实施,为了填补专业的空白与心中的不安,她打印了很多重要的法律法规,每天抱回家不停地翻、不停地看。

  在民行检察业务中,与当事人、法院、行政机关等不同主体的沟通交流,是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王侃为之花费时间和精力最多的一部分。如何在沟通交流时既不激化矛盾,也不引发新的矛盾,还要对方能够配合、支持检察机关的工作,是一门学问。

  对于民行工作,王侃曾有个有趣的比方:民行工作,感觉就像一个独立的产业链,自己找种子,自己播种,灌溉,生产出产品。结案后作出监督决定发出检察建议,就相当于销售产品,得让被监督的法院、行政机关签收。然后,还要帮助他们想办法如何整改,这又像售后服务。售后服务跟上了,被监督的公权力机关才会慢慢愿意接受监督,尽可能地不增加过多的额外工作负担,缓减矛盾,他们才会配合检察机关开展工作。

  重回刑检,努力如她从不放弃每次挑战

  2018年初,王侃重新回归了刑检工作,担任钟楼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机构改革后工作职责的有所改变还不是她遇到的最大问题,同年6月,她被抽调进入区扫黑除恶专项工作组,如何协调日常工作、专项工作和家庭是她面临的棘手问题。

  “当时儿子初三面临升学,父亲生病需要照顾,爱人岗位调动经常出差,我真的有点分身乏术。”王侃只能尽量精确分配时间,自己手头的批捕案件稍停一停,起诉案件正常办,每天下班后继续去扫黑办加班,儿子放学后的吃饭问题就靠王侃的远程预定外卖解决,日常为父亲请护工照料,周末再抽空去看望。

  刑检工作虽说压力很大,每天都在高负荷运转,但事情大都还是被王侃安排得井井有条,她也始终没有过要懈怠放弃的念头。她说,这可能是自己骨子里的天性使然,“当初选择检察工作就是因为觉得惩恶扬善很有成就感,这些年一步步走来,也从未想过要放弃”。

作者:钟检轩  编辑:杨月  
集群头条
案件发布
新媒体
微信
微博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