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江苏检察网 > 要闻 > 正文
李兵:“案管机器人”背后的痴心匠人
2021-03-02 09:19:00  来源:江苏法制报

  

  2017年12月开始,全省许多检察院的案管大厅多了一个萌萌的“会说话”的机器人“小苏”,帮助群众了解检察业务,辅助律师远程查询案件信息和阅卷。

  案管机器人“小苏”,不光能与访客“说话”,还能为检察官办案提供智能辅助。十九大期间,她曾作为检察机关唯一代表参加了“砥砺奋进的五年”改革成就展,是检察机关的“网红”机器人。

  案管机器人凝聚着江苏检察网信建设者多年的心血和智慧,她的背后是江苏检察机关网信建设的一条信息化、智能化的不平凡之路。江苏省检网信办的李兵,就是众多网信建设者中普通一“兵”,他参与和见证了“案管机器人”的研发全过程。

  公诉人转行技术人

  时间回溯到2017年上半年,南京市宁海路73号省检察院辅七楼大会议室,常常灯火通明,通宵达旦,一群年轻人时而苦苦思索,时而激辩争锋。这里,曾经是案管机器人的“产房”。

  打造人工智能辅助检察官办案的“机器人”,没有先例可循;业务方和技术方的天然鸿沟,让双方难于“想到一块”。研发工作曾几度陷入僵局。

  “只有碰撞才能产生智慧的火花”,省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王方林带队攻坚,从软件构思立意、框架模块到功能流程,进行思想大碰撞。

  从确定研发对象,到立下框架,100多个日夜,反复修改、反复论证,甚至数次推倒重来,这是最为艰难的过程。“刑事办案智能辅助系统”终于“呱呱坠地”,并成为全省检察机关“案管机器人”的核心系统。

  李兵是作为检察业务骨干加入研发团队的,而此前,他还在刑事检察部门指控犯罪、在法庭的公诉席上慷慨激昂雄辩四方。面对从业务到技术的跨界挑战,他凭借自己良好的计算机基础和浓厚的求知欲,开始恶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知识,天天跟软件工程师一起吃饭、研讨问题,法律和技术的融合碰撞,在他脑袋中产生了强烈的化学反应。100多个日夜,打通了他链接法律与技术两个领域的“任督二脉”,推动他和“机器人”一起比肩成长。

  越过技术的鸿沟,李兵从参与者,迅速成长为团队的领跑者,成为团队“搞技术里面法律最好的,搞法律里面最懂技术的”,在系统研发的重要节点,常能“突发奇想”,打开思路。

  停不下来的“收单人”

  研发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教会机器人办案,实现人工智能对检察官办案思维的全面模仿,这就需要把检察官办案过程中所运用的法律法规、经验法则、办案习惯流程化、标准化、具体化,变成机器可以识别的语言和逻辑。比如交通肇事罪模块,就制定了650余条程序、证据、事实等各类规则,设定了1100多个比对点,这是对办案过程的流程再造。

  2017年8月,交通肇事罪模块正式上线试运行。

  整个团队都很兴奋,但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刚上线的系统,犹如蹒跚学步的孩童,常常“不听话”,机器阅卷识别率低、帮助找问题常常“误报”甚至“罢工”,办案人员每天反馈系统问题和修改建议上千条,当然少不了吐槽和牢骚。一线办案近十年的李兵开始不淡定了,为战友们减负不成反而徒增负担,是要“挨骂”的。

  每天晚饭过后,李兵就开始梳理全省检察官反馈的问题,研发团队连夜讨论,逐个问题攻关。最后,李兵要把这些问题和解决办法制成表格、形成报告。

  完成这些工作常常已是第二天凌晨。早上八点一刻前,李兵得抱着一大摞四五十页的报告匆匆赶到王方林办公室汇报。

  这个日夜循环的工作叫做“收单”。每一个罪名模块从试点到推广并不是一蹴而就,总是在修改、测试、再修改、再复测,这是一个螺旋式的跃升过程。他就像永远停不下来的陀螺,李兵自嘲是停不下来的“收单人”。

  痴心不改的检察人

  试点过程中,李兵和小伙伴们发现,各地案管部门制作的电子卷宗质量参差不齐,造成了机器识别率低,影响了办案系统的运行效果。

  “如果制定一个统一的规范标准,就可以方便机器识别。这就好比开餐饮连锁店,将食材、配料和产品都标准化,就能保证各店的出品品质一致。”

  思路一活天地宽。李兵主导制定了《江苏省检察机关电子卷宗制作编目指引》,机器识别的准确率上升到90%以上。

  李兵又联想到,能否开发一个软件来为案管部门减轻编目负担?说干就干,一个下午绘好草图,指导软件公司一个月开发完毕,“电子卷宗智能编目系统”很快上线试点。

  机器人“上岗”后,系统审查、甄别、推送的准确率持续稳定在90%以上,发现侦查办案违法瑕疵及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提出检察建议数量大幅上升。

  李兵不光“有点子”,还“有点痴”。大事挑重担,难事不畏难,智慧检务规划设计、网信大会筹办、政法智能化专题片拍摄,事无巨细,到处都有他的身影。

  工作辛苦,收获也多。参与网信建设期间,他撰写的调研报告两次得到省院领导批示,两篇技术论文被高检院《检察信息技术》杂志刊载,撰写的新闻特写被江苏省委政法委评为优秀新闻作品三等奖,获得省院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李兵是一个有故事的人:进过部队干过公安,当过公诉人,每一行都干得出色。而如今,转行为“数字检察官”的他续写着精彩故事。他说:“以智能化手段解放检察生产力,提升检察工作质效,可能比我多办几个案件更有意义。”

作者:卢志坚  编辑:杨月  
集群头条
案件发布
新媒体
微信
微博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