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脉苏州城,因运河而起,因运河而盛。
沿着北太湖大道徐徐而行,入眼是近七公里的滨湖风光,万亩良田环绕,自然村落散落其间,一幅鱼米之乡的画卷缓缓铺开……这是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美景掠影。
然而,就在2021年8月底,无锡市新吴区检察院在开展公益诉讼工作中发现,位于望亭镇的月城遗址附近存在大量露天垃圾,既破坏文物保护,又带来环境污染隐患。
按照行政区域划分,月城遗址公益诉讼案是苏州和无锡市跨地域交叉管辖的案件。此前,为破解交叉管辖难题,相城区检察院与新吴区检察院签订了《关于建立太湖流域(新吴相城流域)生态环境资源检察公益诉讼一体化协作机制的意见》20条协作意见,共商建立了一体化公益诉讼办案机制。
发现线索后,两家检察院于当天下午立即会面,针对垃圾就该案线索研判和移送、调查取证等事项深入商榷。“月城遗址附近的垃圾污染事关文物遗址保护,又会影响运河环境,等不得,得赶紧去看看情况。”相城区检察院第四检察部检察官何俊强说道。
于是,简短碰面后,检察官们立即赶往现场查看。眼前的月城遗址宛若一个巨大的“垃圾场”,正值盛夏,垃圾堆上蚊虫萦绕,令人作呕。而月城遗址的墙体也早已斑驳破落,几乎看不出原貌,而附近的水质也遭到了污染,情况不容乐观。
检察官注意到,月城遗址附近存在大量的拆迁空地。那么,垃圾到底是拆迁后的遗留,还是外面运输过来的?垃圾的成因无疑是案件办理的焦点。但只凭眼前所见的景象和周边居民的描述,很难清楚界定垃圾的来源。
“要弄清垃圾的成因,就必须知道垃圾的形成时间。”在之后的案件讨论会上,检察官们一致认为垃圾的形成时间是案件办理关键中的关键。
“有一些空间技术公司可以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形成一份完整的时间轴影像,或许有帮助。” 相城区检察院“护航数字经济检察办案团队”成员刘凤琪建议,并迅速搜集到相关技术协助的案例。
很快,相城区检察院请来了专业的技术公司协助调查。现场走访、勘验、无人机拍摄取证、数据汇总分析……两天后,一份精准的卫星遥感影像监测报告送到了检察官手中。
“这就是月城遗址的影像图,绿色代表建筑垃圾,红色代表生活垃圾,报告显示,2020年12月底,月城遗址附近的拆迁建筑垃圾已经被处理,随后的几个月里,画面中的位置始终是干净整洁的,直至2021年3月初,画面中出现了代表生活垃圾的红色区域并逐渐扩大。”技术人员的分析让检察官确定,月城遗址附近的垃圾是后期从别的地方搬运至此的。
了解清楚情况后,相城区检察院立即向属地政府发出检察建议,建议清理月城遗址附近堆放的垃圾,减少环境污染,同时组织力量对月城遗址城墙脱落墙体进行修复。接到检察建议书后,属地政府立即组织综合行政执法及所在村等对相关问题进行整改,20天后,垃圾被全部清理完毕,月城遗址脱落墙也被修复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