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动内心深处,陪伴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六一前夕,家庭教育普法剧《爱的家长会》引爆网络。这是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检察院“钟检订制”新媒体工作室创作的第四十三部视频。
时隔5年,钟楼区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袁煜依然记得当初成立仪式上的那番话:“灵感来自圆梦主题的贺岁电影《私人订制》,我们力求聚焦检察工作重点和群众关注热点,个性化订制普法视频,让检察可感可知,让普法更接地气。相信才华横溢的你们,也能收获一场属于自己的圆梦之旅。”
他们做到了。“近年来,‘钟检订制’深耕检察宣传,佳作不断,源于司法实践,高于司法实践,又不偏离司法实践,已成为常州检察机关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常州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陈兴生评价说。
诞生之路
2018年,钟楼区检察院顺应短视频发展时代潮流,成立“钟检订制”新媒体工作室,吸纳12名热爱影视艺术、熟谙网络表达的干警加盟,为视频创作贡献灵感和创意。
2020年,民法典颁布,工作室首次试水普法情景剧,将民法典继承编中的条款,融入康熙王朝“九子夺嫡”的历史背景进行演绎和解读,短小精悍,却全程高能,就此开启法治大片创作的“突围”之旅。
2021年初,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施行两周年,如何使犯罪嫌疑人真切认识并直观感受到认罪认罚的从宽结果和重大意义?刑检部门向工作室开出“订单”。
主创团队展开多轮头脑风暴,从一起真实的盗掘古墓葬案中获得启发,尝试改编经典IP《鬼吹灯》,并融入梦境穿越元素,让3名拒不认罪、各怀鬼胎的主角在梦境中分别预见自己脱逃、销赃以及刑满释放后的潦倒境地,从而幡然醒悟,以此彰显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内涵和优势。
大纲有了,剩下的工作便是贴上血肉,充实细节。紧扣主题,每一次穿越,都有认罪认罚的标志性“单品”充当媒介;为了凸显“救心”“传道”的制度功能,每一场梦境,都有检察官化身的使者在善意引导;为了唤醒原著粉的美好记忆,每一句台词,都精准贴合了原著的角色人设。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成片《重启》荣登最高检新媒体平台,24小时阅读量突破10万+,钟楼区检察院收到最高检的感谢信,并被评为“新媒体宣传突出贡献奖”。《重启》很快成为了犯罪嫌疑人的必修课。不到半年,钟楼区检察院认罪认罚适用率提升到97.54%,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得以充分彰显。
出圈之道
有了正向反馈,小伙伴们的创作热情持续高涨。大家深入一线敏锐捕捉选题,既着眼检察机关重大改革、重点工作等推动法治进程的“大事”,又关注具有热点效应和普法价值的群众身边“小案”,精心策划、精准制“导”,一发而不可收。
自2021年3月起,“钟检订制”以平均每月一部爆款视频的品质输出,迅速声名鹊起、破层出圈,先后被最高检微信公众号转发8部,获评8项国家级荣誉……
“破层出圈”,不仅意味着纷至沓来的流量和荣誉,更意味着这些来源于业务实践的法治产品,将最终反哺业务,成为检察工作的“进军号”和“助推器”。
教育整顿周年回顾片《出发》“接班”《重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在最高检新媒体首发,激励全体检察人员不断自我革命、自我净化;反有组织犯罪法情景剧《三霸覆灭记》为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开展聚焦正能量,被全国扫黑办点名表扬,评价为“现象级作品”;“四号检察建议”情景剧《窨井盖的那些事儿》让守护“脚底下的安全”成为共识,协力行政机关开展专项整治,督促整改井盖安全隐患75个……
“每一部作品都坚持群众视角,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影视艺术来呈现,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钟楼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孙敏认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普法宣传,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文化领域的充分体现。”
圆梦之旅
为什么拍摄同样选题、同类案件,“钟检订制”总能以强烈的故事可读性和艺术感染力打动观众、赢得口碑?孙敏说:“归根到底两个字,热爱!不仅因为普法是职责所在,更因为在办案中看到、听到了太多的遗憾,想要带着‘如我在诉’的心态去创作。这正是源于对检察事业的热爱,对人民群众和这片土地的热爱。”
因为热爱,所以敢于尝新——
主创团队拒绝套路与重复,力求每一次创作都推陈出新。《窨井盖的那些事儿》是他们推出的第三部普法情景剧,主创们用滑稽夸张的默片喜剧呈现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巧妙融合中年危机、家庭教育等社会问题,使影片不只是普法短剧,更是高度浓缩的社会寓言。
因为热爱,所以无惧挑战——
《顺流》是工作室全体成员公认拍摄难度最大的一部视频。工作室对废弃下水道进行取景,凭经验和技术反复磨合,在经历十余次拍摄失败后,才完美还原了机器人进入涵洞勘察的画面。
因为热爱,所以更享受付出——
创作团队常深入办案一线摸线索、找选题,想策划、提创意,更学会了在办案中换位思考,与当事人共感共情。
把热爱做成事业。钟楼区检察院专门出台制度,激励干警在线索报送、视频创作、出镜演绎等方面积极参与,根据贡献度计入年终考核评价体系。如今,工作室的固定成员已扩容至36人。
“‘钟检订制’,不仅是在打造品质佳片、传播检察声音、引领法治意识,也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孙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