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香堂这样地道的江南老宅就要被拆了,太可惜了!”今年1月,我院收到了群众举报,称因城市发展规划,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的一座古建筑将被拆除。
历史文化资源是一座城的记忆,保护、开发和利用好历史文化资源更对推动区域的全面和谐发展有很大意义。针对举报线索,我与我院“守护美丽湖湾”办案团队的小伙伴立即动身前往现场调查,固定证据。
到了现场,我们发现晚香堂周边大部分建筑已被拆除,晚香堂确实存在被拆风险。通过无人机的操控界面,我们清楚看到屋内一棵百年古银杏穿过屋顶伸向天空,周遭多处建筑物顶部房梁等木结构外露,饱受风雨侵蚀……经过多次现场取证,我们利用视频实时投送、超高清摄像等技术,在不影响和破坏古建筑的前提下,掌握了其建筑形制、风格、时代特征、雕花图案、损毁情况等客观证据。
翻看着证据影像,我眼前一亮。虽然晚香堂建筑外观有缺损严重之处,但房屋内部结构基本完整,“晚香堂”牌匾保存较好,木质结构上雕花精致,古韵十足。保住晚香堂的希望很大!
为了进一步查清案件背景,我们又先后走访了相关社区、行政机关和文物爱好者。了解到的情况却给我泼了一盆冷水:晚香堂竟然既不是文物保护单位,也不属于历史建筑。
这座老宅到底有没有历史价值?究竟是需要保护起来还是按原计划进行拆除?带着疑问,我们收集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到该建筑群始建于康熙四十一年,为无锡南乡朱氏一族世居之地。其中的一组房屋建成后成为学生读书识字、文人雅士笔歌墨舞的专用场所。晚香堂残存建筑的建筑形制、风格和时代特征明显,雕花图案精美,用料讲究,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符合《不可移动文物认定导则》中“应当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的相关规定。
有了保护晚香堂的具体依据,但新的难题又摆在了我们面前:如何划定晚香堂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方式是采取原址保护还是迁移异地保护?
考虑到晚香堂受侵害的风险比较紧迫,为保护古建筑的安全,同年1月14日,我院立案调查,并于当日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公益保护提示函》,建议对晚香堂依法进行调查、鉴定,组织专家开展评估论证,并根据评估论证结果采取相应措施。接到提示函后,职能部门紧锣密鼓地采取了行动,提出保护申请,安装监控,邀请专家进行评估论证并依法向上级文物保护部门提出文物鉴定申请。
同年3月,相关职能部门将晚香堂残存建筑认定为无锡市不可移动文物,确定了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明确保护线范围内的建筑及环境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保护,并出具了正式文件。
“有结果了!晚香堂保住了!”“真好,希望能有机会到无锡看看晚香堂。”正式文件的发布也给了一直担忧、关注晚香堂的人们一个满意的结果。转眼已过半年,我再次来到晚香堂,曾经的挖掘机早已不见了踪影,建筑四周建起了保护围栏,地面铺设了防尘网,各个角落也都安装了摄像头。据了解,目前整体建筑的防护加固、修缮等工作已在逐步推进中。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