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觉间,抵疆已近半年,而返苏也已进入倒计时。来时乍暖还寒,转眼秋色已浓。想着本已渐趋明朗的景状事物又将混沌模糊,心底也难免涌起惆怅。
这里,冬寒夏炎,多晴少雨,自然环境恶劣。这里,地广人稀,经济落后,办公条件艰苦。然而,这里的人,不屈不挠,孜孜以求。这里的事,通灵温润,催人奋进。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尽管没有选择地域的权利,但我有勇气和坚韧迎风傲娇。既然飘零流落到哪里,我就要在哪里驻留、生存和绽放。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正如刚来时我发言所讲。“援与被援是相对的,我们在援疆的同时,也要做好反溯取经,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共筑苏疆湛蓝检察梦!”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像矗立在彩虹之巅,就像穿行在璀璨的星河……”耳畔响起那激越高亢的旋律,胸中也不由升腾起超凡的力量……
景致一:兵团精神
“在我们这里有三大精神,兵团精神、老兵精神和胡杨精神,三者融会贯通,互有侧重,其中兵团精神是内核,是激发兵团人顽强拼搏、奋发有为的强大精神支柱。”记得,刚抵疆时分院领导就对兵团精神作了重点解读。
1954年10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本着“不与民争利、不与民争水、不与民争地”的原则,兵团人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和边境线安营扎寨,屯垦戍边。历经70年栉风沐雨,艰苦创业,而今滩涂披绿衣、荒漠变良田。目前,新疆兵团的12座建制城市随处可见“口袋公园”、绿植河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推动新疆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家边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迈上新征程,兵团人牢记总书记嘱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大力弘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正阔步前行。
承载和厉行“兵团精神”的生产力要素,就是兵团人。兵检人践行“兵团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分院历届领导班子坚持把讲政治摆在首位,以政治引领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切实体现讲政治与讲法治的有机统一。
“作为挂职部门负责人,有幸列席了分院党组(扩大)会议,参加了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历次专题集中学习,深感分院政治学习搞得特别扎实,尤其办会认真细致,会标、会议材料层次分明,一目了然,值得我们苏检学习借鉴。”我由衷地感触。
景致二:求贤若渴
“为充分挖掘援疆干部的潜能,拉动我们各项工作创新创优发展,就是要全力搭好平台,让援疆干部尽情施展才华。”这是今年7月20日江苏省检察机关考察组至四师分院时,座谈交流会上王岩检察长的讲话,充分展现了四师求贤若渴,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价值取向。
四师分院围绕业务发展主题,正视不足和短板,勇于解剖麻雀,从不讳疾忌医,把“物色人才,引进人才,用好人才,锻造人才”作为更新理念,转变观念,推进工作的重要抓手。一方面,前移关口,请进来,通过开单求方,祈望“按需施援”。双方每年都就如何选人用人进行充分沟通,有效提升工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拓宽视野,送出去,通过程门立雪,祈求“倾囊相助”。2021年以来,四师采取选课参训等方式,共派员参加江苏举办的各类培训、集训75人次。
四师将援疆干部聘请为“每周课堂”的重要师资,把江苏先进的理念和经验传导给两级院检察干警。“对此案,我之所以顺利化解,主要有几点体会:一是业务要精湛,善于抓瓶颈找突破口;二是态度要诚恳,善于抓共鸣找平衡点……”近日,我又不失时机对我成功办结,帮助当事人追回240万元案款的一起执行监督案件及时现身说法。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由于四师良好的平台搭建,援疆干部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带动了检察业务的发展,也让援建四师、留驻四师的热情空前高涨。三年来,四师援疆干部的延长和回头率达到了30%以上。
景致三:热情好客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里的人,基本上都是菩萨心肠,肝胆相照,惟恐照顾不周。刚报到时,宿舍、被褥干净整洁,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办公设施也已全部到位,让我们充分体悟到了宾至如归的感觉。
大家照面即招呼,言谈必称“您”。无论是领导、同事,还是司机、保安,都很热情贴心,嘘寒问暖,在工作和生活上尽可能提供方便。尽管迄今我还有个别叫不上名字,甚至不知道姓氏,但大家对我都相当熟络,言必尊称“李主任”。
“其实不想走,其实又想留……”难以想象,11月底,大家为我们送行时该是一种何等的景象?作为一个大男人,想必我不会恸哭,但至少会哽噎……
一次援疆行,一生援疆情。通过这次援疆之旅后,我想我及我的小伙伴们的人生一定会更加璀璨更加美好。
(本文转载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第四师检察分院,作者系海州区院援疆干部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