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城镇三官庙里610余年的古银杏树,
到月塘镇赵云村坚守140余年的“网红”麻栎树,
仪征市现存古树37株,
或伫立在热闹的城市街头,
或生长在人迹罕至的乡村角落,
它们穿越历史的瞭望,
默默见证这座城市的古往今来,
诉说着不为人知的悠远故事。
《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于今年3月15日起施行,为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提供了法治保障。古树名木,这些“活着的文物”再次跃入大众视野中……
3月13日上午,江苏省仪征市检察院联合仪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仪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仪征市司法局,举办“保护古树名木 守护时光见证者”检察开放日活动,并邀请“益心为公”志愿者前来参加。
2024年2月,仪征市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在寻访中发现,古树名木存在生长环境受制、标志牌模糊等问题,遂在辖区内开展古树名木专项监督,推动职能部门开展专业养护,并将四棵树龄为60至70年的树木纳入古树后备资源。
为提升监督效果,扩大社会参与度,仪征市检察院召开此次检察开放日,与行政机关一道实地查看古树保护现状,共同听取志愿者对于整改成效的评价和建议。同时开展《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宣传,让更多群众知晓古树名木保护的意义。
“3月10日,我们在白羊山检察公益诉讼生态修复基地栽种新绿,今天我们在这里宣传古树名木保护。植树植的是未来,古树名木保护护的是传承。”公益诉讼部门的检察官介绍道。仪征市检察院将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协作联动,为古树名木撑起法律“保护伞”,为子孙后代护好这份珍贵的自然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