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找到工作了……”4月2日上午,江苏省宜兴市退役军人王某某在签订劳动合同后,赶紧给案件承办检察官打电话说道。
事情还得从3月31日说起,宜兴市检察院接到王某某来电,反映其申办保安员证时遭遇系统误判。
当日,该院启动涉劳动者权益保障信访“绿色通道”,通过查原始判决文书、服役档案、数据系统等方式,最终证实,相关行政机关因系统关联原因导致信息出现错误,将1975年出生的刑满释放人员王某某犯罪记录错误关联至1983年出生、服役期间表现良好的同名退役军人王某某档案,致使其无法正常就业。
案件真相大白,如何快速恢复退役军人受损的就业权益呢?该院决定启动“府检联动”机制,牵头组织公安局、人社局、退役军人事务局、总工会等部门召开联席协调会,明确责任分工。由公安机关48小时内完成相关系统数据更正,退役军人事务局同步出具服役表现证明,人社局负责开辟职业资格认证特别通道。
值得一提的是,仅用两天时间,退役军人王某某因身份信息错误引发的案件得到快速解决。4月2日,退役军人王某某所有关联系统中的错误信息均完成更正,并通过保安员资格认证。
据悉,宜兴市检察院创新建立涉劳动者权益保障案件“三优先一通报”机制,即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结案、季度通报。今年以来,该院已通过该机制办结涉劳纠纷案件17件,帮助23名劳动者追回经济损失近90万元。
“群众利益无小事。”宜兴市检察院检察长张志钢表示,“我们将持续完善劳动者权益保护检察链条,通过数字检察建设推动建立跨部门数据校验机制,从源头防范类似问题发生,持续做好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