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江苏检察网 > 要闻 > 正文
互联网平台反垄断合规指引征求意见 平台间算法共谋等8种场景被明示
2025-11-21 09:18:00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核心阅读

《互联网平台反垄断合规指引(征求意见稿)》以示例方式为平台经营者列举了8种风险场景:平台间算法共谋、组织帮助平台内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平台不公平高价、平台低于成本销售、封禁屏蔽、“二选一”行为、“全网最低价”和平台差别待遇。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支持和引导平台经营者有效防范反垄断合规风险,健全反垄断合规管理机制,保护相关主体合法权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研究起草了《互联网平台反垄断合规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近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致力于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充分激发经营主体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不断提升竞争水平和发展质量。《征求意见稿》以示例方式为平台经营者列举了8种风险场景:平台间算法共谋、组织帮助平台内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平台不公平高价、平台低于成本销售、封禁屏蔽、“二选一”行为、“全网最低价”和平台差别待遇。鼓励平台经营者结合指引列举的风险示例,主动开展风险评估自查,避免发生示例中提及的反垄断合规风险。

提示风险明晰行为边界

党的二十大对完善公平竞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加强反垄断作出决策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促进平台经济创新发展,健全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制度。《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完善监管,推动平台经济创新和健康发展。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制定重点领域公平竞争合规指引,改革完善招标投标体制机制。

近年来,我国平台经济快速发展,在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互联网平台网络效应明显,涉及平台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消费者和从业人员等多方主体。平台经营者具有一定的管理者属性,通过平台规则、数据、算法、技术手段等影响平台竞争生态,一旦从事排除、限制竞争行为,将会损害多方主体利益。执法实践显示,平台经济领域垄断风险多发,平台经营者期待反垄断执法机构制定出台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合规指引。

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执法一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制定《征求意见稿》有利于帮助平台经营者精准识别、评估、防范反垄断合规风险,进一步明晰行为边界,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

记者注意到,此次《征求意见稿》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一点是:为了帮助平台经营者更好识别反垄断合规风险,增强条文可读性、生动性,《征求意见稿》结合反垄断监管执法经验,以示例方式为平台经营者列举了8种风险场景。

上述有关负责人解释道:这8种风险示例是对互联网平台具体场景中垄断风险的明确提示,涉及数据传输、算法适用、服务定价、搜索排序、推荐展示、流量分配、补贴优惠等多种平台经营活动。但认定一项行为是否构成反垄断法禁止的垄断行为,需要依据反垄断法及相关法规规章,经过调查取证和分析论证方能得出结论。

助力健全合规保障机制

《征求意见稿》致力于帮助平台经营者加强反垄断合规风险管理,具体从风险评估、风险提醒、风险防控、配合调查、合规整改等维度,引导平台经营者健全全链条风险管理体系,鼓励平台经营者开展平台规则审查和算法筛查,并对合规激励作出规定。

关于开展风险评估,《征求意见稿》提出,平台经营者可以根据所处行业特点和市场竞争状况,结合自身经营规模、商业模式等因素,建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全面评估反垄断合规风险。鼓励平台经营者基于风险评估施行分类分级管理,对不同类别、等级的风险采取不同措施。

关于进行风险提醒,《征求意见稿》鼓励平台经营者对内施行分岗分级提醒,根据不同岗位、级别和工作范围的员工所面临的不同风险,针对性开展风险提醒,并对各类需要重点做好风险提醒的人员进行详细列举。

关于做好风险防控,《征求意见稿》规定平台经营者可以在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前,对有关事项进行反垄断风险识别评估,对有关人员进行风险提醒。平台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要根据法律法规、行业情况、市场结构、业务布局等发生的变化,及时更新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重新评估风险,提出合规建议。平台经营者可以在相关工作完成后对反垄断合规风险进行复盘,及时加强和改进风险防控工作。

关于开展平台规则审查和算法筛查,在平台规则审查方面,《征求意见稿》列举了重点审查的平台规则,包括账户管理规则、终端用户政策、平台内经营者协议和管理办法、第三方服务商合作协议、流量分配规则、促销活动政策等。在算法筛查方面,《征求意见稿》列举了可以进行定向筛查和动态监测的算法,明确了重点关注的风险,鼓励平台经营者将技术手段与人工复核相结合,建立算法迭代纠偏机制。

关于配合调查和合规整改,《征求意见稿》明确平台经营者及其员工要配合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调查,如实提供反垄断执法机构要求提交的证据材料,避免拒绝或者阻碍调查的各类行为。《征求意见稿》指出,按照反垄断相关要求进行整改时,平台经营者要注意及时提交整改方案,有序推进整改工作,同时可以开展整改效果评估并做好相应的完善改进以及接受社会监督等工作。

此外,为帮助平台经营者健全反垄断合规保障机制,《征求意见稿》鼓励平台经营者健全风险闭环管理机制,提出了合规汇报、合规培训、合规考核、合规监督以及合规管理信息化等多项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合规保障运行机制,引导平台经营者实现风险闭环管理,落实落细合规管理主体责任。

构建协同联动合规体系

为实现规则公平、算法向善、竞争合规,《征求意见稿》指出,平台经营者开展反垄断合规管理应结合所处行业、商业模式和治理结构等因素,有针对性地识别、评估和防控合规风险,开展反垄断合规管理。同时推进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合规,实现业务领域、部门、员工全覆盖,贯穿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构建协同联动的全面合规体系。

为了帮助平台经营者更好识别垄断协议风险,《征求意见稿》总结提炼了平台间算法共谋、组织帮助平台内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两个场景中的垄断协议风险,采取风险概述和具体案例相结合的方式,为平台经营者提供合规参考。

上述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平台经营者依据《征求意见稿》加强反垄断合规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首先,优化竞争生态。《征求意见稿》强调“宽严相济”的监管思路,致力于厚植公平竞争文化,引导平台经营者用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改变“圈地”竞争思路,走出排除、限制竞争有利于“幸存者”更好发展的误区,呼吁各领域平台经营者建立起“共同体”思维,通过合作开放推动竞争升级、企业转型和互利共赢。

其次,集中创新力量。《征求意见稿》有针对性地对多类新型垄断风险作出提示,主要目的在于增强平台经营者公平竞争发展信心,使其有能力、有动力摆脱低水平同质竞争的桎梏,释放更多开展前瞻性研发的潜能,推动平台企业将力量向优质创新倾斜,布局更多新兴产业,将力量进一步集中到积极服务民生福祉、深度参与国家战略的科技创新中,更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

此外,赢得更多青睐。在当下动态性较强的市场环境中,合规经营已成为企业赢得各方认可的关键“通行证”。消费者愈发理性,为优质平台的商品和服务买单的意愿更强;从业人员重视权益保障,平台合规口碑直接影响岗位吸引力;合作商、投资者倾向于与合规企业携手,降低不确定性引起的商业风险。

作者:万静  编辑:王子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