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江苏检察网 > 读书 > 书摘 > 正文
等待鸟儿阵阵飞起,云彩聚散飘忽
2021-05-24 14:15:00  来源:检察日报

  默尔索被判处了死刑。行刑前的默尔索,和此前冷漠淡然截然相反,恰恰是默尔索的思想,让我们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人,从不掩饰,试图活出真实的自我,不愿扮演任何角色。

  “我们活在社会,必须接受传统的价值观,如感情、爱情、事业、金钱等等。我们不能不遵守约定的风俗习惯,譬如母亲下葬时候要恸哭,娶一个女人时候要说‘我爱你’……如果你觉得自己可以背离这一切,那么无疑就成为社会这个‘局’外面的人,最终被社会抛弃。”

  法国作家加缪针对他所写的《局外人》曾说过这样的话。小说中主人公默尔索的思想、行为及命运境遇值得人深深的思索。

  1.

  小说的前半部分是主人公默尔索琐碎的生活片段,没有任何的艺术处理,初读起来就是一堆生活事实的堆砌,然处处都可见默尔索局外人的状态。

  参加完母亲的葬礼,因疲劳奔波就忙着回家大睡一觉;晚上无所事事,不吃晚饭就睡了;邻居邀请他去喝几杯,就跟着前去;邻居雷蒙要求默尔索帮忙给他的情人写信,也瞬间写就,甚或工作上可进可退,女友可来可走,一切都无所谓。这与今天一些年轻人尊崇的“躺平了的人生”异曲同工。

  默尔索对大多事情所持的态度皆是如此,这样也行,那样也行。这与默尔索的人生观是一致的,他认为很多事是难以转变的,懒得扮演人生中的角色,不愿违背自己内心的真实意思,去迎合大众的评判。也正是这点,在后来的审判中成了加重默尔索刑罚的砝码。

  在他的生活中没有过度的爱,也没有过度的恨,表面看是随波逐流,然内心是对世俗冷漠的对抗,采取了一种自我异化成为“局外人”的生存方式。

  当美丽的女友想和他结婚时,默尔索的回答是结不结婚都行;当老板问他是否想去巴黎工作的时候,默尔索的回答是去不去巴黎都行;当雷蒙问他能否做朋友的时候,默尔索的答案依然是做不做朋友都行。甚至在母亲去世这件事上,为母亲守灵和参加葬礼,以世人的眼光来看,默尔索缺乏伤心和悲痛的表现,但在默尔索的内心,母亲的离开无疑是让他非常悲痛的,时时忆起母亲的话,甚至是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时的点点滴滴,只不过没有呼天抢地地表现出来,这也符合默尔索一贯的行为方式。

  默尔索始终游离于世界之外,他的思想和行为就充分展现了他的处境,正如书中所写:“我不是这里的人,也不是别处的。世界只是一片陌生的景物,我的精神在此无依无靠,一切与己无关。”

  在纵横交错的社会之网中,是没有人能逃脱出去的。一旦当一个人不愿去扮演各种角色,那么这个人无疑会被社会前进的浪潮所抛弃,成为局外人。

  即便像书中存在的那些关系是如何的不堪,诸如雷蒙得知他的情妇出轨后,对其殴打报复,失去后又后悔不迭;默尔索的邻居独居老人,对唯一陪伴着他的狗整日打骂,当狗走失后,找寻多日未果,夜晚在房间里伤心地哭泣,但世界似乎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2.

  如果默尔索依然冷漠下去,依然无所谓地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我们就不会看到默尔索的另一面了。这一切得从沙滩枪击案说起。

  默尔索在朋友雷蒙的邀请下,带着女友到海边玩耍,默尔索在雷蒙遭受他人攻击的时候,对此事的态度也是帮不帮忙都行,内心依然没有太大的波澜。在返回雷蒙朋友住处的时候,仅仅是因为怕回到屋中被女友追问而厌烦,便从屋门口退了出来,在沙滩上又碰到了和雷蒙打架的阿拉伯人。

  沙滩滚烫,大海憋闷地喘息,细浪反复冲上沙滩、石头冒着热气,周围安静的让人生厌,默尔索举步维艰,产生了太阳照耀而下昏然的迷幻感。此时阿拉伯人的手始终放在裤袋内,目光中充满敌意,于是在某一个眩晕的刹那,他先扣动了扳机,打破了沙滩上的寂静和平衡……

  作品后半部分,前面的那些看似可有可无的事件,都成了事关默索尔命运的呈堂证供。在人们看来仅仅是道德问题,甚至道德问题都谈不上,只是个人情感表达方式的不同,却成了审判默尔索的关键“证据”,所谓的法律审判,莫不如说是一场荒诞的道德审判。

  法庭内外最关注的就是默尔索的母亲去世这件事情,默尔索将母亲送到养老院,没有亲自赡养母亲;默尔索在母亲去世后,没有见她最后一面;在守灵的时候不但吸了烟,还喝了咖啡;在举行葬礼的时候,没有流下眼泪;在母亲去世后的第二天,就接受女友的邀请去海边玩耍,还陪着女友看了喜剧电影。这样的人在审判员、陪审团及旁听的人们看来,就是一个冷血的恶魔。

  养老院院长以及护工等人对以上行为纷纷出庭作证,人们得知这些后,对默尔索更是充满了愤恨和敌意,当好友雷蒙和饭店老板出来作证言时,人们已经在道德上对默尔索作了审判,其后的证言也就无关紧要了。饭店老板合乎实际的证言,让默尔索产生了莫名的感激之情,甚至想要拥抱一下这个平时不甚熟悉的人,可这只是默索尔瞬间的想法。

  审判员和律师都以夸张而严肃的表演对一个脱离社会原则之外的人进行道德剖析和道德审判,没有人去关心默尔索杀人是故意还是过失,这才是决定默尔索所受何种刑罚的关键。默尔索成了一个旁观者,一如既往地旁观、冷漠、妥协,成了一个安静的绝望者。

  在事关默尔索生死的审判过程中,他的内心发出这样的声音:“到底谁才是被告呢,被告可是至关重要的,我有话要说……”可是默尔索在法庭上说过的话仅仅是那些“是”,而开枪的原因是因为阳光太强烈。这一陈述引来一阵哄堂大笑。

  在冗长的审判过程中,默尔索的思绪始终是游离的。在举证质证时,默尔索听到了外面的叫卖声,人间的烟火气在吸引着他,让他在回忆中知道自己确切地活着、活过。正如他在狱中时靠着回忆度过那模糊的春夏秋冬,甚至想象出生活的各个细节,这些细节让他认定:“一个人即使只生活过一天,他也可以在监狱里待上一百年而不至于难以度日,他有足够的东西可供回忆,绝不会感到烦闷无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愉快。”

  3.

  默尔索的情感多是在狱中让人窥见,读者发现他并非那么冷漠。他对生活观察非常仔细,对很多问题思考也很深刻,这些都在狱中迸发了出来。默尔索此前的冷漠其实是对命运无法改变采取的一种冷漠对抗,而死亡将这种对抗升华了。

  “我常想,如果要我住在一棵枯树的树干里,什么事都不能做,只能抬头望望天空的流云,日复一日,我逐渐也会习惯的,我会等待着鸟儿阵阵飞起,云彩聚散飘忽,就像我在牢房里等着我的律师出现,或者就像我在自由的日子里耐心等到星期六再去拥抱玛丽的肉体。”从这段话中,我们就足可以看出默尔索的情感是正常的,只是很少表达,或是不屑于表达。

  因此当牧师来到狱中,让等待死亡的默尔索进行忏悔,默尔索无动于衷。牧师数次到来,默尔索终于爆发了,对牧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最后竟然是牧师流着泪离开了……

  反观默尔索在母亲去世后的一系列行为,也就是人们看起来不符合常理的行为,默尔索想的仅仅是,母亲已经很好过完了自己的一生,也做好了死亡的准备,自己没有任何理由为母亲哭泣。而其他人,更没有资格为母亲哭泣。

  我们可以举出中国古代的例子,庄子的妻子死后,惠子前往吊唁,发现庄子正鼓盆而歌,其惊讶程度不亚于养老院院长发现默尔索在葬礼上没有眼泪。惠子疑惑地问:“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洒脱地答:“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位全能大儒那里得到相应的答案。在《传习录》中有这样的记载,陆澄在鸿胪寺仓居,忽家信至,言儿病危,澄心甚忧闷,不能堪。先生曰:“此时正宜用功,若此时放过,闲时讲学何用?人正要在此等时磨练。父之爱子,自是至情,然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过即是私意。人于此处多认做天理当忧,则一向忧苦,不知已是‘有所忧患不得其正’。大抵七情所感,多只是过,少不及者。才过,便非心之本体,必须调停适中始得。就如父母之丧,人子岂不欲一哭便死,方快于心?然却曰‘毁不灭性’。非圣人强制之也,天理本体自有分限,不可过也。人但要识得心体,自然增减分毫不得。”

  通过王守仁的“就如父母之丧,人子岂不欲一哭便死,方快于心?然却曰‘毁不灭性’”这句话,以及庄子的“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就能很好地理解默尔索的行为了。

  默尔索的行为也没什么太过异常的,顶多是不善于流露感情,宁可让眼泪默默地在心底里流淌,也不愿没有眼泪而干嚎表演给世人看。加缪说:“在我们的社会里,一个人在母亲葬礼上没有哭,他就会有判死刑的危险。”当所谓的世俗眼光成为社会规则时,这个世界已经比默尔索的遭遇更加荒诞了。世俗就是一个处处存在的庞大法庭,每个人都要遭受他人眼光和评价的审判。

  4.

  默尔索被判处了死刑。在绝望中等待着行刑的日子,他想到死亡,绝望的恐惧便会纠缠而来,让他在夜里也难以入睡,怕听见清晨的脚步声,这也许是被押上刑场的讯号。行刑前的默尔索,和此前冷漠淡然截然相反,恰恰是默尔索的思想,让我们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人,从不掩饰,试图活出真实的自我,不愿扮演任何角色。

  在等待上断头台的日子里,默索尔这样想过,“面对着充满星斗的夜,我第一次向这个世界的动人的冷漠敞开了心扉?为了把一切都做得完善,为了使我感到不那么孤独,我还希望处决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来观看,希望他们对我报以仇恨的喊叫声。”在荒诞和虚无的世界之中,如果不能循规蹈矩,就可能异化成默尔索一样的局外人——这种荒诞的“价值”,恰恰在于唤醒芸芸众生沉睡的人格。

作者:  编辑:拾冠之  
集群头条
案件发布
新媒体
微信
微博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