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江苏检察网 > 读书 > 书摘 > 正文
有志无有不成者
2025-08-11 10:17:0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者”,语出宋代陆九渊《象山全集·语录》,其意为:人只怕缺乏志向,如若怀有坚定志向,则没有成就不了的事业。诚如斯言,欲立大事者必先立其志,只有明确志向并矢志不移、孜孜以求,才能做出一番成绩、干出一番作为,成就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立志是事业开始的前提。《说文解字》云:“志,意也”,其本义为内心追求的目标。拥有明确志向,方有奋斗方向与前进指引。古往今来,有作为、成大业者,都十分看重立志。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将学问奉为毕生追求与夙愿,用躬身实践昭示“有志”之于人生的重大意义。宋代范仲淹自小立下“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志向,为官数十载,无论“居庙堂之高”,抑或“处江湖之远”,始终心忧天下、心系苍生。明代王阳明视“立志”为做人的首要准则,倡言“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从立身行事的高度强调了立志之要,可谓振聋发聩,发人深省。事实证明,立志乃人生之始、事业之基,志向明确方能有所成就。反之,“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谋事创业如若缺乏奋斗目标与价值方向的指引,必会在世俗中浮沉不定、随波逐流,终将一事无成。

“坚志者,功名之主也;不惰者,众善之师也。”志坚则心定,心定则有恒,有恒则事成。志向坚定,方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守正不变的恒心,不为外扰,不困逆境,做到猛志固常在、坚志而勇为。李冰之所以能够建成独奇千古的都江堰,是因为其精研水文、矢志不移;司马迁能著成《史记》,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坚守;李时珍能够撰成《本草纲目》,成就“药圣”之名,也是因其“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不移悬壶济世之志……可见,“强行者有志”。不畏艰难、不屈不挠的人,内心必有坚定的信念与志向,支撑其战胜重重难关。古语“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说的就是远大目标的实现需要依靠坚定不移的志向和坚韧不拔的意志——这正是成事者的灵魂支柱与精神脊梁。

夫志当存高远。远大的志向决定人生的高度。唯立志为人民谋福祉,才能不为名利羁绊,不被私欲裹挟,坚守初心、持之以恒地为事业奋斗。“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于共产党人而言,不为自身谋私利,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幸福,应是始终不变的志向与追求。黄大年以“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为铭,只争朝夕奋勇攻关,填补我国“巡天探地潜海”领域多项技术空白;李振声始终把“回报国家”作为奋斗目标,扎根祖国西北耕耘30余载,为“让中国人吃饱饭、吃好饭”而不懈努力……无数共产党人立下为国为民的远大志向,把毕生精力和心血倾注于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不计得失,忘我付出,深刻诠释了“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的至理。

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当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心怀“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抱负,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拼劲,主动投身攻坚克难的时代洪流,矢志进取、奋勇向前,书写出无愧于时代的人生答卷。

作者:  编辑:刘雨霏  
集群头条
案件发布
新媒体
微信
微博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