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徐州检察:保障民生福祉 拓展公益诉讼“新赛道”
2022-12-27 10:30:00  来源:徐州检察发布

  公益诉讼检察制度是反映法治建设和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指标。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不断完善公益诉讼制度,是检察工作对于加强法治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江苏徐州作为公益诉讼试点城市之一,七年来,徐州市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始终跟紧公益诉讼制度发展的节奏,不断加强实践探索,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在案件办理、机制创新和服务发展等方面“奔跑”开局,“满帆”启航。

  当好“靠山石” 公共利益催生新职能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生态环境好不好、食品质量高不高、药品安不安全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公共安全等问题日益凸显。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归根结底是人民的利益,需要将其转化为相应的公益保护机制,需要通过建设公益诉讼制度来实现和彰显。

  在一起生产销售假药案件中,薛某某等6人通过网络渠道购买大量非法加工生产的主要成分为面粉和西药的“中药胶囊”,通过其经营的药店、诊所销售。严重危及用药安全和身体健康,侵害社会公共利益,新沂市检察院经过缜密审查后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对于摆在面前的确凿证据,6名被告人均真诚悔罪,自愿认罪认罚。鉴于案情特殊,公益诉讼检察部门与刑事检察部门主动对接,分别适当减轻对薛某某等人的刑事量刑建议。检察机关加强整体履职,统筹发挥刑事公诉和民事公益诉讼职能作用,在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中,依法探索刑事罚金刑和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责任的衔接适用,被告人自愿认罪认罚并主动支付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金,推动了办案“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

  对于伤害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之事,检察机关绝不姑息。今年以来,共办理食品药品安全领域案件68件,其中行政公益诉讼案件43件,起诉民事公益诉讼案件10件。

  除了绷紧食品药品“安全弦”,信息时代,互联网诈骗、侵犯隐私权问题频发。面对更易“中招”的老年群体,检察机关应该怎么办?

  解决诈骗问题,在“堵”更在“防”。市检察院运用公益诉讼法律监督手段,强化溯源治理。围绕养老领域存在的管理漏洞和风险隐患等突出问题,在全市部署开展养老诈骗等老年人权益保护公益诉讼专项行动。市院出台《徐州市检察机关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方案》,细化实施步骤、明确工作任务,梳理交办线索8条。鼓楼院联合民政部门加强公益服务协作配合,建强机制,并在五家养老机构挂牌成立“情暖夕阳”公益服务基地。沛县院针对虚假宣传坑老乱象,立案办理3件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制发的检察建议被省院养老诈骗专刊刊发。

  截至目前,徐州检察机关今年已经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862件。

  争当“全能王” 聚焦业态开拓新领域

  巍巍泰岳南麓,汤汤淮水北畔,莽莽苏鲁之际,有南阳、独山、昭阳、微山四湖珠联玉缀、润济民生,此即南四湖。如今,这里是南水北调重要的调蓄湖泊,水旱灾害防御的重要屏障,润济民生的航运要道,也是日出斗金的鱼米之乡。

  去年,徐州市检察院联合山东、安徽等地检察机关,对南四湖主要湖泊及支流开展全面排查,综合运用勘验调查,现场走访、利用现场取样、快检试验设备、航拍摄像等技术手段,摸清辖区内南四湖附近普遍存在的问题,协同多个行政机关进行磋商,成功办理了“南四湖生态环境保护专案”,被评为全国十大法律监督案例,拉起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公益诉讼“警戒线”。

  目前,检察公益诉讼的法定领域已经有了13个。立足实际,市检察院一方面积极履职担当,细分检察工作的“细枝末节”。推动“益心为公”云平台建设和运用,积极商请推选各民主党派人士加入志愿者队伍,扩大公益保护“朋友圈”。截至目前,两级院共招募志愿者161名,涵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成员,涉及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公益诉讼各领域。

  另一方面彰显法治温度,关心公益事业的“细微之处”。一件件、一桩桩,公益诉讼制度交织成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大网,徐州检察院在新领域内走得踏实,干得起劲。

  找准“指南针” 制度创新激活新引擎

  群众利益无小事,面对复杂、难治的噪声问题,越是要抓“双赢多赢共赢”局面越要“抢”字当头。归还群众“宁静权”,发掘案件线索是突破点。

  今年8月,徐州市检察院与市人大常委会共同建立了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工作机制,下好服务民生“先手棋”。通过座谈调研、现场走访、实地考察、调取资料等方式,市检察院全面掌握噪声污染实际情况。8月25日,市检察院与市人大常委会共同召开会议,现场向6家主管部门送达了检察建议书。按照代表建议和检察建议提出的要求,相关单位加大工工作力度,采取了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噪声污染整治取得明显效果。

  公益诉讼出实招,噪音防治见成效。各县区检察院也主动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汇报对接,通过建立机制、成立领导小组、办理案件等方式,积极推动衔接转化工作和噪声污染防治,有效治理噪声扰民“城市病”。

  噪声污染问题具有反复性、顽固性的特征。对此,市检察院检察长王旭奇呼吁广大群众能主动参与到噪声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等公益工作中,检察机关也将充分履行“督促、协同”的公益诉讼检察职能,跟进督促责任主体加大监管力度,提升防治效果。

  强化外部协作,加强机制建设是形成公益保护强大合力的前提条件。市检察院在积极争取人大支持的同时,扎实开展委员提案与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壮大政协民主监督与法律监督1+1>2的实际成效。

  完善公益诉讼制度离不开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市检察院深入践行一体化办案机制,建成徐州市公益诉讼指挥中心,并投入实质化运行。截至目前,指挥中心牵头部署“消字号抑菌制剂非法添加”等多个专项活动,交办、督办案件线索194件。

  同时,推进公益诉讼制度规范体系需要优化公益诉讼检察人才结构,市检察院通过建立人员互派机制,互派人员跟班学习,实现公益诉讼与专业领域优势互补;组建全市公益诉讼检察人才库,全面加强专业化、精英化建设,厚植指挥中心建设人才储备;以赛代训,以赛代练,锤炼“四铁三型”公益诉讼检察队伍,把优秀人才作为推动公益诉讼制度不断完善的生力军,为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添砖加瓦”。

作者:  编辑:王子钰  
集群头条
案件发布
新媒体
微信
微博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