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我不相信”
“判决绝对有问题”
到
“我这心里终于敞亮了”
信访群众这样巨大的转变因何发生?
一场车祸引发的信访
王某驾驶三轮摩托车载着妻子郭某被一辆中型厢式货车撞翻,王某身受重伤,妻子郭某当场死亡。
经认定,肇事司机对此次交通事故负主要责任。经法院审理,肇事司机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判决生效后,王某却无法接受。在他记忆中,车祸后肇事司机又启动了车辆,对妻子进行了二次碾压。这不就是故意杀人吗?原审判决对司机量刑太轻!想着妻子去世画面夜不能寐的王某开始四处信访,并来到徐州市铜山区检察院刑事申诉。
带案下访寻症结
案件由时任铜山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王兆利包案办理,并成立办案组。经全面详细审查,认为原案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量刑适当。但群众有心结,就必须得打开。
王兆利在一次上门了解情况时发现,王某的眼中只有悲伤,没有一丝对未来生活的向往。谈到病情,王某无奈又无助地说:“现在医疗费都花了20多万了,对方也赔不起多少,女儿的学杂费我也没钱交,学也不上了,病我也先不治了。”
当问到他为何申诉,王某回头看了看妻子的遗照,悲愤地说:“事故现场监控没调取,取证不全。对方绝对不止撞了我们一次,怎么能判一年三个月!应该血债血偿!”原来他的心结在这里。王兆利临走前让王某好好照顾自己身体,申诉会尽快为他处理,他却不愿相信,冷冷地说“好听话谁都会说”。
公开听证解心结
离开王某家后,王兆利立刻带领大家开始研究讨论怎样彻底打开王某的心结,不让本案演变为信访积案。王兆利说:“申诉人心结的解开,需要各方积极辨析指导、劝慰安抚,这样更有利于增强司法机关公信力。”征得王某同意后,该院决定召开公开听证。考虑到王某身体、精神状况不太好,除了邀请三名听证员以及案件侦查人员外,检察机关还联系了医生,确保听证顺利进行。
检察机关召开公开听证会
在听证过程中,王兆利有针对性地对王某的诉求进行了回应,并向他播放了检察机关调取的事故现场监控录像。王某看后气愤地指着视频吼道:“现在视频是可以伪造的,你们别以为我不知道!”由于用力过大,他突然喘了起来。医生立刻查看情况,直至王某无碍后,在场所有人提起的心才放了下去。待他情绪稳定后,侦查人员就监控内容及事故现场勘察痕迹等证据进行了解读和分析,肇事司机驾驶的车辆在相撞后随即翻入沟中,不存在二次相撞、碾压的可能性。
向申诉人播放事故现场监控录像
对于量刑问题,检察人员详细解释肇事司机的刑期是如何确定的。看到王某眉头仍紧紧地蹙在一起,王兆利又向他出示了近3年内徐州地区交通肇事案件判决情况的分析报告,进一步释明法院是如何依法裁判的。在这个过程中,王兆利始终耐心地询问他:“这个语速快不快,用不用再说一遍?”办案人员们的真心真诚,王某终于感受到了,他忍着悲伤郑重地说:“我都明白了。”
案结事了人和
群众的难题,检察机关看在眼中,记在心里。案结是基础,事了是目的,人和是追求。为解决信访人的实际生活困难,促进诉源治理,铜山区检察院为王某申请到2万元司法救助金,并通过未检部门联系学校,帮助其孩子成功复学。
检察机关走访学校帮助王某孩子复学
村子是王某生活的地方,王兆利带领办案人员来到村委会,建议对王某家庭情况予以关注、给予帮扶。再次见到王某时,王兆利依旧能感受到他仍因妻子离去而悲痛不已,但阴郁的表情已不再,王某对未来生活有了向往。他说:“我反映的问题咱们检察官都给出了结论,也对我家庭进行帮助。我这心里也敞亮了,今后一定好好生活。”信访是群众把他们的操心事托付给检察机关;信任是检察机关把群众的这些揪心事全部为他们办妥。当检察机关固守司法为民初心,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高质效办案质量促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就能解开群众的疙瘩,让信访止于检察,让疙瘩化为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