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锋(前)向同事们传授门机操作经验。
褚锋(右一)受邀参加太仓市检察院举办的河道防洪安全隐患整治听证会,实地查看相关部门整改效果。
褚锋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太仓鑫海港口开发有限公司件杂货操作部门机班大班长、江苏省总工会兼职副主席
“我刚来到太仓港时,这里的企业并不多,但现在已经是吊机林立,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4年领跑长江。”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太仓鑫海港口开发有限公司件杂货操作部门机班大班长、江苏省总工会兼职副主席褚锋站在太仓港鑫海码头上,望着船舶往来不息的江面自豪地说。
褚锋见证了港口的发展,港口搏击江海的奋斗精神也深深影响了他。在这片生机勃勃的码头上,褚锋凭借着勤奋努力和刻苦钻研,从普通的打工者成长为当代产业工人杰出代表,于2021年、2022年先后获评全国技术能手、第21届“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善于攻坚克难的一线工人
作为全国技术能手,褚锋有许多门座式起重机(下称“门机”)操作的“绝活”。采访当日,褚锋向我们展示了他在实践中研究出来的旋转装车法,只见他坐在30米高的门机驾驶舱内,操纵数十米长的机械臂,利用货物旋转的惯性,有条不紊地将数十根原木吊运至岸边,一整套流程仅用了约一分钟,极大提升了作业效率。绝活背后,是他对门机的熟练操控和对高度、速度的精准把控。
门机是码头最显眼的机械设备之一,也是港口多项作业工种中最难学的机械之一。2005年2月,褚锋从老家山东来到上海码头务工,当时的他只是劳务队的普通装卸工,可看着这威风凛凛的“大家伙”,从小对机械感兴趣的褚锋悄然萌生了操作门机的梦想。
从装卸工到班组长再到指挥手,从操作叉车、装载机再到驾驶集装箱卡车,好学的褚锋一步一个脚印,很快就掌握了基本的码头操作技能。2006年,已经成为卡车司机的褚锋选择从零开始,成为一名门机学徒,进入了梦寐以求的门机驾驶舱。
门机外表看着“粗笨”,操作起来却需要“绣花”功夫。为了在最短时间内掌握门机操作技术,褚锋反复琢磨操作原理,刻苦钻研,工作之余还会利用休息时间反复练习。勤学苦练中,他逐渐上手,并能熟练操作门机。
2010年,褚锋凭借精湛的门机操作技术,在太仓港万方国际码头蝉联4届该项目技术比武冠军。作为同事眼中的“攻坚克难第一人”,褚锋并不满足于熟练掌握各类门机操作技巧,而是在此基础上探索出多种效率高、安全性好、精确稳定的门机操作方法,并于2019年斩获首届中国港口职工操作技能交流赛门机项目冠军。
他创新的“惯性稳钩法”使作业效率提升20%;独创的“卷钢(钢材种类)卸船操作法”在降低作业安全风险的基础上,使卷钢作业效率提升20%;创新提出《万方原木船关操作法》,可有效减少能耗成本。
注重言传身教的“金牌导师”
“实践是我们一线工人的岗位优势,既然选择了一个行业,就要把技术练好,一头扎进去钻研、创新。”2023年4月,太仓港整合“褚锋创新工作室”等6个工匠工作室资源,联合成立“匠星联盟”。作为“金牌导师”的褚锋分享了个人成长成才故事,以自身经历激励产业工人一起从事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带新”是褚锋的工作日常,他深知港口转型发展离不开更多“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当代产业工人,自己除了带领新人学习技能外,更要努力发挥榜样作用,带动身边同事一起提升技能、不断创新。
“我当时做梦都在想着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因为操作技术跟不上影响了港口货运。”褚锋介绍说,2017年,万方码头首次承担风电叶片吊运装船的任务。风电叶片长达56.8米,但船舱空间狭小,作业空间极为苛刻,面对这些价值不菲的“庞然大物”,多数门机司机都感到力不从心。
关键时刻,褚锋主动迎难而上,跟随现场指导员仔细勘查作业现场,详细观察风电叶片构造,结合以往操作经验,创新提出“曲线”吊装法,经过反复推演验证后,该方案得到同事们一致认可,最终顺利完成吊装任务。
从事门机操作18年来,每次遇到难题,褚锋总是冲锋在前,不断尝试各种办法。钻研出的“绝活”,他毫无保留,全部倾囊相授,面对面、手把手地耐心传授门机操作经验、交流工作方法,将个人技艺转化为团队效益。作为与公司一同成长起来的老员工,公司门机班组里的三四十名司机,几乎都算得上是褚锋的徒弟。
近年来,依托“褚锋创新工作室”平台,褚锋还开设了创新小课堂,并将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制定为创新课题,再由一线司机和技术工程师“打配合”,组成小组对课题进行集中攻关,截至目前已进行课题攻关近60项,产生经济效益1000余万元,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整个门机班呈现出“竞技术、讲安全、抢效率”的氛围,多人获得“江苏省交通技术能手”称号,所在班组也被评为江苏省工人先锋号。
践行工匠精神的人大代表
2023年1月,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褚锋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作为港口一线产业工人,他将履职的目光对准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工匠精神,高度重视大国工匠的重要作用。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是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必须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建设一流产业工人队伍。”褚锋说。
企业是产业工人成长成才的主要场所和建功立业的主要舞台,更是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主体。褚锋认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需要依托企业去落地,最终在企业体现效果,但建设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改革成效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
2024年全国两会上,褚锋提交了关于激发企业参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积极性的建议。“目前相关激励政策比较缺乏,企业参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不能直接获得政策红利,因此积极性不高。”对此,褚锋建议,健全职工技能提升、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政策激励机制,激发企业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内生动力。
履职两年来,褚锋也多次前往检察机关进行调研,受邀参加检察开放日、座谈会、公开听证等活动,详细了解太仓市检察院围绕长江保护、通航安全、船舶污染防治、劳动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开展的法律监督工作。
2023年2月,在该院举办的一次座谈会上,褚锋提出,“入江口有较多之前沉积的竹竿、渔网,对生态系统、来往船只等有较大隐患。”接到线索后,太仓市检察院检察官实地走访调研、取证后,与主管部门、属地政府多次磋商,推动相关单位清理完成350余米残留渔网和280余根废弃竹竿,筑牢长江口生态安全屏障。
“近年来,太仓市检察院坚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长江流域系统性着眼,坚持惩治犯罪、修复生态和源头治理共同推进,积极参与构建协同治理新格局。”2024年12月10日,在太仓市检察院举办的一起非法占用河道公益诉讼案件公开听证会上,作为听证员的褚锋对检察机关在助推长江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工作表示了肯定,同时希望检察机关能够继续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在平安港口、绿色港口、智慧港口建设上更加精准发力,以法治力量服务保障港口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