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江苏检察网 > 要闻 > 正文
无锡市滨湖区检察院“数智滨检”跑出法律监督“加速度”
2025-04-03 09:42:00  来源:江苏法治报

“明知公司已被移送审查起诉,怎能隐瞒事实以欺骗手段取得公司注销的行政许可,导致公司丧失主体资格,进而逃避刑事处罚?”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检察院第二检察部李威随即打开“滨检e站”法律监督指挥平台,将办案过程中发现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一案中某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某涉嫌恶意注销公司登记的线索运用平台流转,经案件管理部门预研判,法律监督指挥中心对线索进行评估分析,后移送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办理。2024年6月3日,经滨湖区检察院提出检察建议,江阴市大数据管理和政务服务局撤销了2023年6月21日对该公司作出的注销登记。

2023年4月10日,某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某明知公司因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已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仍在该案移送审查起诉期间,召开股东会决议注销公司,并于当日成立清算组。同年6月20日,该公司向江阴市大数据管理和政务服务局申请办理注销登记,隐瞒该事实提交“公司债权债务已履行完毕”的虚假清算报告和注销登记申请书,以欺骗手段取得公司注销的行政许可,导致公司丧失主体资格,逃避刑事处罚。

刑事检察部门随即将线索经由案件管理部门移转至法律监督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召开检察官联席会议分析研判后,该案经由案件管理部门转至民事行政检察部门。民事行政检察部门通过查阅卷宗并询问刑事检察部门承办人,对线索进行办理,跟踪问效后,向行政机关发出依法处理的检察建议。

为整合内部法律监督资源,实现一体化履职,2022年初,该院即出台“四大检察”互涉线索管理办法,次年又跟进成立法律监督指挥中心,制定相应工作机制同时配套建设“滨检e站”法律监督指挥中心数据库平台,实现统一建库、统一研判、统一管理。案件管理部门接收业务部门上报线索,进行预研判后移转指挥中心研判后,再回转至案管部门移交业务部门办理,业务部门将结果向指挥中心反馈,由指挥中心跟进督办,形成闭环。目前,该平台已受理线索32条,办结26条,其中刑事执行检察类占比达50%,普通犯罪检察及公益诉讼检察类紧随其后,均占比15.6%。

近年来,该院先后开发了“护未小滨”、“护行通”、“云篱”数字监管云平台、刑拘下行数智监督模型、社区矫正监督模型等一系列数字检察监督平台,涉及“四大检察”八个方面,形成“数智滨检”矩阵,以数字检察辅助监督办案。以“护未小滨”数字检察监督平台为例,该平台以强制报告、从业禁止、分级干预为核心,构建起3个数字化应用场景,全方位赋能未成年人检察保护。目前,平台已推送线索135条,督促主管部门取消3名密切接触未成年人教师资格,对11名罪错未成年人进行精准帮教矫治,实现了“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

“‘数智滨检’主动发挥检察监督强链补链延链作用,构建统筹、联动、多角度、多层次、多路径的系统履职机制,旨在进一步推进‘四大检察’融合,形成相互衔接、相互支持、融合发展的法律监督新格局,跑出法律监督的‘加速度’。”该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舒广权说。

作者:郭筱琦 姚云生 郎建强  编辑:刘雨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