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妇女儿童司法救助是一项关系民心向背的系统工程,是检察机关守护民生、服务社会的切实体现。2024年以来,江苏省镇江市检察机关进一步创新司法救助机制,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共救助妇女儿童106件131人,发放国家司法救助金160.5万元,在帮助困境妇女儿童走出人生阴霾、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中展现检察担当。
拓宽案源渠道
织密救助之网
“建立困难妇女儿童司法救助线索移送机制,探索形成适合妇女儿童特点和需求的救助方式方法,畅通救助‘绿色通道’,是我们积极履职的方向。”镇江市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负责人吕广锋介绍,为确保符合条件、有需要的困难群众及时获得有效救助,该院专门设计开发了司法救助数字模型,通过大数据赋能司法救助深入开展,目前已收集司法救助线索352个,研判成案30件,有效提高了司法救助的工作效率和社会知晓度。
案件线索是司法救助的“源头活水”。为加强线索共享,润州区检察院联合妇联组织畅通12338等妇女维权渠道,将发现的妇女“因案致困”“因案返困”救助线索从速从优办理;丹徒区检察院与区妇联会签《关于建立共同推动保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合作机制的意见》,就救助工作原则、救助重点、救助线索发现及移送、救助长效机制建立等达成一致意见;扬中市检察院加强部门之间沟通交流,畅通案件线索移送渠道,借助“大统一”平台,每周一次定期排查案件线索,将案源范围扩大到全环节检察案件,特别提高对妇女儿童被害人的关注度,进一步加大对妇女儿童权益的保障力度。
据统计,2024年以来,镇江市检察机关深入拓展司法救助案源,坚持司法救助与案件办理同步进行,控申部门与案管、各业务部门建立信息快速通报、线索即时移送机制,共成案41件,变“坐等送案”为“上门问案”,夯实了司法救助工作根基。
构建协作机制
凝聚救助合力
“我现在身体已经基本恢复,保险公司关于医疗费的理赔也已经发放了,感谢检察机关对我们家的帮助和关心!”2024年12月,当丹阳市检察院检察官回访救助效果时,茅某某激动地说道。
2023年3月的一天,刘某在丹阳市某菜地偷采韭菜时被茅某某发现并发生纠纷,后刘某驾驶农用三轮汽车欲要逃离,茅某某扒车进行阻拦。刘某驾驶车辆将茅某某带倒在地,并从其身体上碾压而过,导致茅某某受伤,经鉴定为轻伤一级。
2024年8月,线索被移送至丹阳市检察院控告申诉部门,检察官初步审查发现,茅某某系农村困难妇女,其受伤后家庭生活更加困难,符合司法救助条件,决定对茅某某开展司法救助工作。
“我们通过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办理,一次性发放司法救助金1.2万元。同时,发挥政法网格员作用,积极为茅某某提供法律帮助,帮助其理性维权。”案件办理后,为更好践行“检察为民”理念,延续司法关怀,丹阳市检察院没有对案件一办了之,而是选择了更有温度的做法:依据2023年度会签的《困难妇女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的实施意见》,联合妇联、当地政府和村委会实时跟进茅某某一家生活状况,及时送去慰问与关怀,以检察履职践行“检护民生”承诺。
这只是镇江市检察机关强化内外部协作配合、同频共振一体履职,提升司法救助成效的一个缩影。
为将司法救助的检察“独角戏”变成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合唱”,2024年以来,镇江市检察机关做细做实司法救助和社会救助衔接机制,联合妇联、民政、教育、人社、司法等部门,着力打造“法律援助、经济资助、心理辅助、社会扶助、回访帮助、宣传协助”等多维救助模式,兜实兜牢困难妇女儿童的民生底线。
延长履职链条
做实后半篇文章
不满14周岁的花季少女,本该有个美好明亮的未来,却身心受到严重伤害,性情大变,需要治疗;15岁的少年没有享受到父母的疼爱、家庭的温暖,只能与患有精神病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一度处于失管状态,有多次逃学、扬言跳楼等行为……
一个个因案致困的孩子牵动着检察官的心。为帮助这些无辜的孩子走出阴霾,步入生活正轨,镇江市检察院与相关基层检察院及时开展联合救助,向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发放司法救助金,并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疏导,用真情呵护未成年人重拾生活信心。据统计,2024年以来,全市共对32个心理健康受到损害的被害人开展心理扶助,最大程度帮助被害人走出心理阴影、恢复健康。扬中市检察院针对一起性侵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发放救助金保障其生活的同时,依托“知心姐姐”团队继续开展长期心理跟踪辅导,帮助未成年被害人身心健康成长。
为加强案后延伸工作,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镇江市检察机关秉持应急性的“救”与持续性的“助”相结合,联合多部门通过困难扶助、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方式开展多元化救助帮扶,并定期进行回访,建立长效机制。丹徒区检察院邀请人大代表及巾帼志愿者走进救助申请人家庭、校园,了解被救助对象是否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及帮扶措施落实情况,实现“一次救助,长期关怀”,对遭受家庭暴力、性侵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家庭,同步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变就案办案为综合治理。
护民生、守民心,永远在路上。镇江市检察机关将持续聚焦妇女儿童、农村贫困人群、残疾人等困难群体,联合相关职能部门、社会救助力量,通过优先救助、联合救助、多次救助、专项救助等进行深度精准帮扶,将“大水漫灌”式一次性救助变为“精准滴灌”式深度长效救助,以检察之力真情守护群众合法权益及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