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江苏检察网 > 要闻 > 正文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常州市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聚焦食药安全
2025-05-07 10:00:00  来源:江苏法治报

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检察机关以公益诉讼为抓手,聚焦食药安全领域公益损害问题,创新机制,多措并举,办理了“东鼎公司”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案件,全面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成立专业化办案团队

高质效办理大案要案

“50%以上的食药领域公益损害线索涉及制售假冒伪劣保健食品,其中一些个案涉案金额巨大,网点分布全国多个省市,被侵害人数众多,违法行为人虽然被追究刑事责任,但仍需承担民事侵权责任,检察机关有必要提起单独民事公益诉讼,为众多消费者主张权利。”常州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主任张利国告诉记者,“办理这些大案要案需整合全市资源,上下联动,一体履职,提高办案质效。”

2019年12月,消费者权益保护专业化办案团队应运而生。“我们制定了‘统一线索管理、统一分析研判、统一制定调查方案、统一调配办案力量、统一发布案件信息’办案机制。”张利国说。

2020年1月,“东鼎公司”保健品诈骗案进入团队视野。陈某某与经销商勾结,以免费旅游名义将老年人骗至全国各省市10余个销售平台,通过虚假宣传产品功效、伪造检测报告等方式,诱骗600余名老年人以每瓶近400元的高价购买成本仅10元的保健食品,销售金额达1100余万元。

案发后,陈某某等主要经营者被武进、天宁等基层院审查起诉。该案面广人众,涉案金额巨大,且法人与公司混同、法律关系复杂,需发挥专业化办案团队作用,共同攻坚克难。2020年6月8日,市检察院以民事公益诉讼对该案立案后,统一制定调查方案,明确基层院调取证据范围,各院调查收集的证据,由市院分类整理。“我们仅用了5个月时间就对该案提起了诉讼。”张利国说。2020年11月18日,市检察院对陈某某、东鼎公司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请求法院判决被告支付惩罚性赔偿金3480余万元,获一审法院支持。2024年12月3日,该案二审终结,省法院驳回被告上诉,维持原判。

团队成立以来,提起单独民事公益诉讼4件,替消费者主张赔偿1亿余元,平均办案周期同比缩减45天,法院支持率100%。

出台办案指南

“短平快”办理简案小案

“如果违法销售金额不大、被侵害消费者不多,在追究违法行为人刑事责任的同时,同步追究其民事责任,不影响办案期限的,我们会对违法行为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最大化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张利国说。

由于这类案件大多在基层院办理,而基层院案多人少、办案能力不足等矛盾较为突出。为破解这一难题,2020年3月,市检察院出台《食品药品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调查核实指南》。

钟楼区检察院检察官助理熊梦缘清楚记得她第一次协助员额检察官办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的情形。2024年1月,姚某某等人销售“压片糖果”案被公安机关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她同步介入此案进行调查,发现姚某某、施某某等人明知生产、销售“压片糖果”中含有国家禁止添加的对人体有害的药物情况下,为非法牟利向消费者销售,涉案金额达4万余元。违法行为人不仅触犯了刑法,还侵害了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符合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提起条件。“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与刑事案件证明标准不同,姚某某、施某某等人销售数量和销售金额是我们审查的关键,这对我是极大考验。”熊梦缘说,“幸好有了《指南》,在介入调查阶段,我就厘清思路,发现公安机关认定违法行为人销售数量不全面,建议员额检察官提出补充侦查建议。”2024年8月14日,钟楼区检察院对姚某某、施某某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请求判令两被告在国家级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姚某某承担惩罚性赔偿金126648元、施某某承担惩罚性赔偿金3924元,得到法院全部支持。

2023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食药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118件,其中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15件,有效保护了消费者权益。

开展“小专项监督”

督促行政机关协同共治

“由于行政机关怠于履职,致使众多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我们通过开展‘小专项监督’行动,以行政公益诉讼审前检察建议形式,督促相关部门依法履职。”张利国说。

2023年9月,经开区检察院干警对辖区内多个超市、农贸市场走访调查,发现20余家商贩使用了各种颜色的生鲜灯,误导消费者可能买到不新鲜、不合格食品。针对这一现象,该院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职能部门立即开展整治,在全区范围内发出生鲜灯禁止使用提示函千余份,3000多家生鲜摊位经营者均更换生鲜灯并承诺诚信经营。

“我们开展了新业态食药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等8个小专项行动,深化了与行政机关、社会组织、平台企业的协作配合,织密食药安全监管网。”张利国介绍。2024年4月,溧阳市检察院发现一名“探店达人”以消费者身份发布未标明“广告”字样的探店视频,并在视频下方附加购买食品链接销售不合格食品,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同年5月6日,该院向主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整治互联网广告违法行为。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召集辖区内43家机构负责人召开互联网广告宣传会,督促全面整改,对于整改不到位的3家机构进行行政处罚,共计删除违法短视频2000余条。

“接下来,常州市检察机关将聚焦食品非法添加、预制菜问题整治等重点领域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切实保障群众健康安全。”市检察院副检察长乔璐表示。

作者:王晴 郎建强  编辑: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