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江苏检察网 > 要闻 > 正文
检察系统产生首个“时代楷模”,最高检:向他们学习!
2025-09-22 14:57:00  来源:正义网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应勇与荣获“时代楷模”称号的渝检护“未”团队代表座谈。

会前,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应勇会见荣获“时代楷模”称号的渝检护“未”团队代表。

日前,中央宣传部授予重庆检察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团队代表(简称“渝检护‘未’团队代表”)“时代楷模”称号,褒扬他们是“德法相伴、倾情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典范”,并宣传发布他们的先进事迹,号召全社会向他们学习。这是全国检察机关首个获评“时代楷模”称号的先进典型。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应勇与渝检护“未”团队代表座谈,勉励他们珍惜荣誉、再接再厉、接续奋斗。

渝检护“未”团队代表梅玫、龚珊、唐焕然、吴波、李非白、孙文静、王莉参加座谈。

应勇表示:“渝检护‘未’团队代表是在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检察实践中培育成长起来的检察英模,是检察机关倾情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光荣典范,他们的事迹集中展现了新时代人民检察官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精神风貌,有力彰显了共产党员牢记初心使命、矢志造福人民的政治本色。”

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应勇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高度重视,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未成年人保护法律制度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持续深化,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融合发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检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涌现出一批广受人民群众好评的未成年人检察团队。此次渝检护“未”团队代表获评“时代楷模”称号,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关心关爱,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检察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检察队伍的亲切关怀。各级检察机关、全体检察人员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认真学习宣传渝检护“未”团队代表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渝检护“未”团队代表不忘初心、勇担使命的政治品格,心系万家、用爱司法的为民情怀,尊德崇法、守护正义的法治担当,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进一步擦亮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鲜明政治底色,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奋力开创新时代党的检察事业新局面。

应勇强调,未成年人保护是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当前,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检察机关作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重要力量,

●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既要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也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

●要全面准确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坚持保护与惩治并重,增强预防就是保护、惩治也是挽救意识,协同健全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分级干预矫治机制,加强对专门教育、专门矫治教育的法律监督,更好以检察履职推动“六大保护”形成合力,携手各方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起坚实法治防线。

新闻多一点

中央宣传部授予重庆检察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团队代表“时代楷模”称号。(海报来源:新华社)

这个团队,二十余年倾心“护苗”

梅玫、龚珊、唐焕然、吴波、李非白、孙文静、王莉这7名共产党员检察官是“莎姐”检察官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代表,在“为党护苗”共同信念的感召下,组成了重庆市检察官守“未”团队。(图片来源:重庆市检察院政治部宣传室)

2004年,渝检守“未”团队的前身“莎姐”青少年维权岗在重庆市大渡口区检察院设立;

2012年,重庆市三级检察院统一设立45个“莎姐”青少年维权岗;

2023年,重庆市启动“莎姐守未”专项行动,以“莎”之名凝聚各级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合力,携手共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2024年,重庆市检察机关开展“检护成长”专项行动,持续做实“预防就是保护,惩治也是挽救”,并在7所专门学校设立“莎姐工作室”。

二十余年来,伴随着重庆市三级检察院“莎姐”青少年维权岗从最初的1个扩展到45个,检察官从7人发展到500余人,从中走出的由7名“80后”共产党员检察官组成的渝检守“未”团队,也成为检察系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未检品牌。

“一米阳光”:路开始的地方

故事要从21年前的一起未成年人抢劫案讲起。

“当我的父母离开,没人管我的时候,你们在哪里?当我被人欺负,无处求助的时候,你们又在哪里?现在我犯了罪,你们全都来了,来审判我!”

“早知道这是犯罪,打死我也不会去做!”

…………

2004年,该案庭审现场发生的这一幕,少年声嘶力竭的质问,深深刺痛着重庆市大渡口区检察院年轻干警梅玫的心。

这名15岁的少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实施抢劫41次,抢走32名同龄人零花钱共计657.5元。其中最小的一笔,仅有5毛。

走出法庭,梅玫和同事们陷入沉思。“一诉了之”或“一放了之”,都无法解决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本问题。“除了就案办案,能不能为孩子多做一点?”

说干就干!这个不到50名干警的“小院”干了一件破天荒的大事——创立重庆市首个“莎姐”青少年维权岗。

一开始,“莎姐”青少年维权岗只有7名干警,两三间办公室。围着打字室里仅有的一台电脑,梅玫和同事们在检察官网开设了“一米阳光”栏目,线上普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那些事儿。白天忙于办案,他们就利用晚上的时间写博客,还设立“莎姐”谈心室、“莎姐”热线、“莎姐”信箱,奔波在中小学校园开展普法教育。

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变化。他们摸着石头过河,提炼“三心”理念,创立“五大体系”“五加七”工作模式,构建未成年人一体化综合司法保护体系。短短几年,大渡口区的未成年人涉嫌犯罪人数就由2004年的60余人下降至个位数,而“莎姐”青少年维权岗也如星火燎原般推广开来……

“为孩子多做一点”这条路一走就是20多个春夏秋冬,如今已是大渡口区检察院副检察长的梅玫说,“我相信,播撒在孩子们心中的法治种子,终将长成参天大树。”

重庆市检察院未检检察官走进苗寨,为村里的家长、留守儿童开展院坝普法。图为检察官与孩子们互动交流。

重庆市九龙坡区检察院检察官担任重庆城乡社区市民学校的法治副校长后,对青少年开展法治教育。

作者:  编辑:刘雨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