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江苏检察网 > 要闻 > 正文
既有“精度”又有“温度” 滨湖检察让案件管理“活”起来
2025-10-30 09:24:00  来源:江苏法治报

“现在打开‘风向标’平台,一眼就能看出办案均衡度、数据异常波动问题,比以前照着列表一行行比对要快多了!”近日,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检察院案件管理部门干警小徐在梳理案件数据时,对着屏幕里清晰的预警标识感慨道。今年以来,滨湖区检察院跳出传统管理思路,以“三个统筹”破题,让案件管理既有“精度”又有“温度”。

“案件管理的意义不是单纯的‘挑错找茬’,而是要跟着办案全流程走,既防风险又提效能。”基于这一理念,滨湖区检察院将风险防范与过程监管拧成一股绳,把管理触角延伸到办案每个环节。“统筹风险防范与过程监管、内部管控与外部监督、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三对关系’,才能达到释放流程管理动能、提升实体管理效能、激发案件管理潜能的实际效果。”滨湖区检察院检察长舒广权说。

为此,滨湖区检察院制定《案件受理提示清单》,盯着特殊案件类型、信访舆情风险等57项内容,及时提示实时跟踪。围绕盗窃、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多发型、涉众型案件,制发《提示函》。11起案件因管辖权不符被退回侦查机关,3起被督促移送有管辖权单位,39份书面提示更是堵住了跨区域案件“连接点”不强等漏洞。

办案过程中,管理也没“掉线”。滨湖区检察院针对涉民生、易引发舆情的案件列出29项管控要点,周周跟进;每天通过检察业务系统巡查,一旦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发送流程监控通知书。结案环节则以分级催办、交叉互查、复审文书“三把锁”确保“出口安全”。所有案件由检察官先自查,再由部门负责人按照审核清单,同步复核重点案件;结案前更是坚持必查监督线索、必查矛盾化解、必查治理隐患“三必查”。该院依托“滨检e站”法律监督线索管理平台,破解监督线索遗漏、丢失、难追溯等问题,“四大检察”互移成案线索12条。

谈到“滨检e站”对线索“颗粒归仓”的有力推动,第二检察部主任李威最有发言权:在办案过程中发现犯罪嫌疑人先后注册两家旅游公司,实施非法集资,法院判决后这两家本应注销的公司却仍存续,经“滨检e站”平台流转研判后,随即由行政检察部门办理,向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发检察建议书,最终推动吊销了两家公司的营业执照。

作者:郭筱琦 姚云生 郎建强  编辑: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