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江苏检察网 > 要闻 > 正文
援疆手记丨林龙:厚积薄发践行检察使命
2025-10-30 09:27:00  来源:江苏法治报

从2011年进入检察院开始,他在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四年,无论是远赴新疆伊犁的援疆征程,还是回归镇江京口的本职岗位,他始终将这份坚守融入每一起案件、每一次监督,以专业与担当守护公平正义。

他,就是镇江市京口区检察院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部主任林龙。他参与办理的8件案件入选最高检、省检察院典型案例,5次荣立个人三等功、4次受到嘉奖,自主研发法律监督模型获省级奖项,获评全省检察机关对口援助工作成绩突出个人、全市公益诉讼检察业务标兵,每一份成绩的背后,都是他对检察职责的积极践行。

援疆担当:

跨越千里的初心答卷

2020年5月,林龙响应组织号召远赴新疆。初到边疆,面对陌生的环境,他没有丝毫退缩,迅速融入当地工作节奏,参与办理公益诉讼案件40余件。他办理的“第四师市场监督管理局第四分局怠于履行食品安全职责案”直指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入选兵团检察院典型案例;撰写的一份检察建议书入选兵团检察机关首届“公益诉讼优秀法律文书”。

针对挂职院行政检察案件空白的情况,林龙主动攻坚,带领团队办理了一批行政检察案件,向法院提出的检察建议全部获采纳,一举实现该类案件“零”的突破。

边疆的稳定关乎群众的安宁。林龙不仅专注办案,更主动参与信访矛盾化解,协助办理3起信访申诉案件,耐心倾听群众诉求,用真诚与专业知识化解潜在信访风险。他还推动挂职院召开首场拟不起诉案件公开听证会,并在全兵团率先启动依法治河护河、保林护林新模式。

援疆两年,林龙的付出得到了认可,2021年他被兵团党委政法委授予政法系统“法治服务标兵”称号,2022年被第四师检察分院记个人三等功。

护佑民生:

把“群众小事”办成“心头大事”

2022年6月,林龙结束援疆任务返回镇江市京口区检察院。他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办案理念,用公益诉讼检察为群众的美好生活保驾护航。他主动融入反诈工作大局,参与办理“督促整治电信网络诈骗行政公益诉讼案”,推动建立多部门协同反诈机制。该案最终入选省检察院“政法委书记出题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2024年3月,林龙通过京口区检察院自主研发的“益+数据汇聚及线索推送法律监督模型”筛查线索时发现,先后有30余名群众通过“12345”热线反映某步行街餐饮油烟污染严重。林龙和同事第一时间现场走访调查,发现存在油烟净化设施缺失、无净化功能餐车违规使用等问题。

他们立即制发检察建议书,督促相关部门对162家餐饮单位开展专项排查整治,针对摊贩整改成本高的难题,协调街道、物业与摊贩按比例出资,统一更换47辆配备高效油烟收集功能的新餐车,有效减轻创业者负担。同时推动构建油烟在线监测、日常巡查与联合执法机制,实现常态化监管。整改后,空气质量指标全面达标,群众投诉量大幅下降,该案也获评江苏省检察机关“检护民生”典型案例。

勤学善思:

在专业路上永不止步

数字检察是新时代检察工作的“新引擎”。林龙敏锐把握这一趋势,主动投身数字检察建设。参与研发“食药领域落实从业禁止制度法律监督模型”等3个大数据监督模型,通过数据碰撞、线索筛查,推动成案60余件,大幅提升监督效率,其中1个监督模型在全省法律监督模型竞赛中荣获三等奖。他还协助推进“江河益+”数字检察中心建设,积极对接生态环境、市场监管、民政等部门获取各类数据30余万条用于数字模型开发运用。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近年来,林龙不仅注重自身提升,还积极分享经验、带动团队。在他的带动和帮助下,所在团队一名干警快速成长为全省公益诉讼检察人才库成员、全市业务竞赛标兵。他总结形成的经验做法先后被中央媒体报道。

从检十四载,林龙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检察干警的使命担当。他将继续带着对检察事业的赤诚,在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征程上持续奋进,以更优更实的办案成效守护公平正义、护航人民幸福。

作者:郎建强 陈莫杭  编辑: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