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事关亿万百姓福祉、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检察院立足区域老龄化率较高的实际,深入开展“检护夕阳红”专项工作,将“十一号检察建议”与“检护民生”专项行动有机结合,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护航服务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
严惩涉老犯罪
保证老年群体老有所养
针对涉老年人权益保护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姑苏区检察院始终坚持“凡涉老必介入”的工作原则,近三年来,对辖区内发生的百余起涉老案件实现提前介入全覆盖。开展打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共办理涉养老非法集资类经济犯罪案件29件,对46名犯罪嫌疑人依法提起公诉,追赃挽损金额960余万元,案件获评最高检“2024年度检察机关落实‘十一号检察建议’十大典型案事例”。
创新监管举措
筑牢从业人员防线
姑苏区检察院着力从源头防范风险,建立养老机构从业人员工作适配度评估制度,与民政、卫健部门会签《关于加强养老机构安全监管的意见》,对养老机构从业人员先后两轮完成覆盖性的警情信息、前科劣迹查询。对于发现存在风险隐患的人员,及时以《风险提示函》的方式,向民政部门及相关养老机构发出预警提示,建议加强监管或调整岗位。积极探索与辖区内医院建立护工人员信息库,逐步健全涉老岗位工作人员职业背景审查和准入机制,为养老服务行业把好“入口关”。
深化公益诉讼检察
拓展保护维度
姑苏区检察院精准聚焦新业态,全力守护老年人“钱袋子”与“健康权”。针对辖区内部分商家通过虚假宣传方式向老年群体高价销售无用保健品的问题,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邀请“益心为公”志愿者辅助调查,共发现9家销售商存在违法行为,涉案老年消费者达千余人。针对发现的问题,依法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推动行政机关与公安机关开展网络直播新业态行业食品销售专项检查,全方位守护老年人生命财产安全。
化解基层纠纷
推动案结事了人和
姑苏区检察院创新推行“政法干警下社区+上门听证”双轨工作机制,近年来累计组织22期共2600余人次深入社区一线,面对面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256件,其中涉老问题占比超过40%。针对老年群体行动不便的特点,特别推行“上门听证”机制,将检察工作延伸至群众家门口,化解当事人矛盾纠纷,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推进普法宣传
筑牢风险防范意识
姑苏区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创新打造“构建线上广泛覆盖+线下精准滴灌”的普法模式。线上将反诈内容深度嵌入苏州“好护家”养老服务APP,开设普法专栏;精心拍摄普法小短片,通过微信平台推送,累计播放量突破50万次。线下梳理近三年非法集资类案件特点,组织检察官深入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等场所开展“养老防诈流动课堂”。同时,根据社区“点单式”需求,针对性开展老年群体防诈、严禁高空抛物等专题普法讲座,覆盖全区80%以上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