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去年11月,全国检察宣传文化工作会议指出,检察机关要肩负起“充分运用法治力量服务文化强国建设”和“加强和改进检察宣传文化工作”的双重责任。
该如何统筹落实好“双重责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作为基层检察院宣传人员,应坚持一体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中国检察好声音,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当好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一线行动派。
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提升检察新闻宣传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是基层检察宣传人员落实好“双重责任”的必由之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脚力是做好检察宣传的基础,是挖掘生动履职故事、弘扬法治风尚的第一步。新闻宣传最鲜活的素材来源于基层。作为党绝对领导下的司法机关,法言法语是检察官履职办案中体现法律内容、法治精神和法治思维的重要载体。但若在检察宣传中直接用法言法语表述会怎样呢?恰好比法治题材电影《第二十条》,转换成采取法律专家解读的叙事方式,还能引起老百姓热议吗?答案显而易见。
学会“讲白话”,将专业生硬的法律语言转化为生动有趣的社会语言,让老百姓真正理解法治精神,是检察宣传人员的必修课。然而,这对司法责任制改革后,非法律专业出身且缺少检察实践经历的司法行政类检察宣传人员来说,并非易事。要掌握这份“语言转化技能”,就需“迈开腿”跟上去。
“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所历”。只有勤在路上,心中才会有时代的风貌;只有走在“乡间”,心中才会有群众的身影;只有人在现场,心中才会有正义的具象。
“七分采访,三分写作”,奔赴检察工作现场、获取一手鲜活素材,是检察宣传人员的基本功,也是不可或缺、不能替代的客观优势。脚力首先要快,要紧跟检察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看检察履职如何守护人间烟火;其次要勤,要经常与检察官深入提审、开庭、取证等一线调查研究,从司法办案的小切口,创作有现场感、人情味的作品;再次要恒,要常态化跟进检察官履行“四大检察”“十大业务”的实践过程,发现每一种检察业务推进方式的差别,找寻每一个案件中法治内核的相似,让检察新闻宣传既“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讲述老百姓身边事身边人,更“讲政治、守正义、暖民心”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渊”。眼力是做好检察宣传的关键,是敏锐感知案件价值、捕捉热点细节的重要一环。当前,全球政治经济形势风云变幻,西方媒体通过各种途径对中国进行丑化,企图侵蚀国内人民意识形态阵地。检察宣传人员要增强“眼力”,将“三个善于”这个检察履职的方法论运用到检察宣传工作中,善于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洞察本质,从众说纷纭的争议中明辨是非,牢牢守住主流意识形态阵地。
眼力首先要锐,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社会舆论瞬息万变,检察宣传人员要高度敏锐警觉,从鱼龙混杂的各种信息中,及时洞察苗头、发现倾向、找准问题,提前预判做好“三同步”工作,防患于未然。其次要辨,准确辨别各类媒体平台中夹杂的意识形态领域各种言论、思潮等,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解疑释惑,依法履行“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的职责和使命。最后要驳,有敢于直面问题批驳谬论的勇气,直面矛盾、直言不讳,敢说亮话、说硬话,用法治之声滋养民心、充盈社会正能量。
“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脑力是做好检察宣传的核心,是精准研判内在问题、提炼法治观点的智慧之源。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检察机关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机关,也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机关,检察宣传人员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提升脑力第一要务是旗帜鲜明,要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原则,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管好守住筑牢检察机关意识形态主阵地。二要信念坚定,高举旗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始终把检察机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生动实践作为宣传的落脚点和着力点。三要初心如磐,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检察宣传人员要牢记从检初心,坚持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检察人的专业、严谨、执着,以宣传人的求实、创新、热情,增强正面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笔力是做好检察宣传的落点,是传递法治精神、表达中国立场的最优杠杆。“大道至简,微言大义。”运用生动优美的语言阐释先进深邃的思想,是古今中外伟大思想家、政治家的普遍特点。笔力即文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风不是小事。”“人们从文风状况中可以判断党的作风,评价党的形象,进而观察党的宗旨的贯彻落实情况”。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多次提出纠正不良文风、倡导优良文风的问题。
脚力、眼力、脑力,最后都要靠笔力来体现。检察宣传人员要时刻牢记“国之大者”,练好笔下功夫,坚决反对“长、空、假”,践行“短、实、新”,用简洁明快、要言不烦的文风描绘事物的形象、表达思想的内涵,以温润有力的笔触传播法治声音。
增强笔力,要练就“笔杆子”,能够推出有筋骨、有品质、有温度的检察履职精品力作,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一要勤学,要勤于学习、善于总结、巧于转化,多学习读好书,从书本中汲取智慧和营养;结合工作需要学,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学什么,努力形成与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求相适应的知识结构。二要勤思,要用心观察、善于思考,深入发掘好材料的内涵,提炼好材料中蕴含的隽永的法治精神和深刻的思想道理;牢记检察宣传的社会责任,厘清宣传工作“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检察答案,找准传播规律,改进法治宣传报道。三要勤练,要舍得花精力、勤动笔、多练笔,“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要想成为检察宣传领域的行家里手,需要沉心静气,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才能写出更加接地气、聚人气、有温度的高品质宣传报道。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法治精神是法治的灵魂”。新时代,检察宣传人员要不惜脚力、增强眼力、多用脑力、锤炼笔力,主动扛起“双重责任”,不断深化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人民检察工作的内心认同,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以做好检察新闻宣传工作为切口,努力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作者系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检察院办公室副主任 贺俊丽)